“小蹄子,这般没规矩?别忘了你的身契可还是沈家的,赶明儿我请了兄长,寻个人把你换下去......”于沈氏瞧着沈容青并不理会她,正憋着一肚子的气,正好寻到了机会发出来。
“姑母也知我是沈家人?”沈容青打断了于沈氏,“姑父姓于,表兄表妹也姓于,姑母外嫁,如今也是于家人。怎么姑母的手伸得这么远,还想进宫管教我的人?”虽妃嫔的陪嫁侍女确实是从母家带来的,可哪一家敢跳出来说,这是我家的奴仆?无论是哪家的,进了宫,就是皇家的。
“妾不敢......”于沈氏自知不占理,不敢再说下去。
“姑母所求之事,我办不上,于家还是另请高明吧,况且,”沈容青顿了顿,下头的人脸色愈加的僵硬,“姑母下次要进宫,还是请先递了帖子,求得皇后娘娘恩赐,方得入宫,免得旁人为难。”
“是妾不懂规矩,日后定当注意。只是还有一事,娘娘也知道盈盈刚到了豆蔻之年,一直跟着在外头,也没门路寻些嬷嬷来教她规矩。如今回了汴京,不比外头那样不成体统,想求娘娘费心,让盈盈就在福元殿多跟着娘娘看看,长长世面也是好的。”
没等沈容青开口,北月没忍住瞪了一眼于沈氏,这也好意思开口?自古官眷能进宫学规矩的,那都是得了天恩的,他们于家算什么东西,也敢把女儿塞进来。且就于沈氏这心思,定不是什么好的,指不定还想翻出什么花来祸害自家娘娘。
“听闻皇后娘娘当年,正是入宫得了太后娘娘的教养,自幼长在宫中。我这院小,都是些小宫娥,怕是没这本事,到时候误导了表妹可就不好了。不如,姑母去给太后娘娘递帖子,求求太后娘娘吧。”沈容青的潜台词:晦气晦气!别想害我!
“这于娘娘只是举手之劳的事,娘娘动动手指让底下的人......”
“我有些不适,就不送姑母了。”
沈容青说罢便起身往里头走去,行至门口,又停住,背对着众人,头微微一侧,斜看着于沈氏母女二人,北月头一次看见自家主子如此冷冰冰的目光。定了一会儿,沈容青便又回过头,往里屋走去。
北月见状,朝着于沈氏母女二人行了个礼,抬手招呼了个小宫娥过来。“你去送送于夫人。”说罢便盯着小宫娥送于沈氏二人离开,方才快步走进里屋。
“走了?”沈容青坐在塌上,闭眼揉着自己的太阳穴。今早这一遭,简直莫名其妙,她这姑母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可理喻。
“奴婢亲盯着舒蓝送她们出去,这才回来的。娘娘累了吧,要不要传膳?”北月拿出了薄荷叶,递给沈容青。
“我且坐会儿,等到午膳再传吧。”
北月知道主子头疼时便没有胃口,没有再说话,上前替她轻揉着太阳穴。
昨日沈容青特地吩咐了厨房做螃蟹,今日午膳果然马上就有了,一顿下来,她吃得很是尽兴,午后照例睡了一觉,醒来已是未时了,日头微微偏西。
“北月,你说我是不是胖了许多?”沈容青照着铜镜,觉得自己脸比刚入宫那会儿圆了许多,夏末刚裁的新衣,这会儿都不怎么合身了。
北月点了点头,想想不太对,又马上摇了摇头。她想说的是,就您这样吃了睡,睡了吃,从不走动,怎么可能不胖。
“是有些胖了,这会应该遇不上人,要不我们去御花园走走吧。”
北月立马回头去柜子里翻出披风给沈容青批上,这是打七巧节后他们头一回出门。他们宫女太监们成日进进出出,忙前忙后倒也还好,沈容青在那个小院闷了快两个月了,北月经常想着主子会不会闷坏了。
龙舟池如同往日里一样静谧,虽这园子修得极好,离六宫却有些距离,妃嫔们平日里不爱来此走动,倒便宜了沈容青,住得远果然有住得远的好处。
她沿着池周高低起伏的回廊慢慢踱步,从各个角度看着龙舟池,走累了便靠在鹅颈椅上吹吹风,十分惬意,早上郁闷的心情也舒展开了许多。
四时有绫罗贡品供给,月月有分例银子花,她的小院也无人踏足,日日过着舒心的日子。她时常想着,如果日子一直这样过也挺好的。
绕了龙舟池整整一圈,日头已经快落下了,沈容青正打算回去,只听见不远处草丛,传来“呜呜呜”的声音,北月听到了,凑到沈容青的耳边,小声道:“娘娘,好像有人在哭,要不要奴婢去看看。”
“他人的事与我们无关,走吧。”沈容青向来不爱凑热闹,她觉得自己是个热心肠的人,但仅限于她相识的小姐妹们,往往她们的什么事,沈容青总是十分仗义,但要是旁的什么生人,她连问一句都懒得开口。在街上看到哪里聚一堆的人,她也总想着避开,而不是上前去凑热闹。
沈容青刚转身,草丛里的人别跌出来,扑倒在她面前,死死趴在地上,看不清面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