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1章 若虚山归来斋(2 / 2)

“儿臣不孝,许多没来看过母后了,母后可是好些了?”元承打破沉默。

“皇上前朝事忙,哀家都懂的,皇上更要注意身体才是,不要总想着凡事都亲力亲为,旁的事还是交给信任的人才是。”太后抬手屏退了左右侍从。

怎么?皇后开不出的口,崔家这是派太后来说辞了?元承不悦,但脸上并没有显现。

“儿臣明白,朝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选贤以能,明年就该是三年一度的科举了。儿臣定当上心,广选天下璞玉。”元承扯开话头。

太后趁着他低头,斜了他一眼。他们母子二人毕竟不是亲生的,元承自幼养在他的膝下。但从他小的时候就能看出,元承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不是旁人能随意左右的,他更是极厌恶受人桎梏。

如今太后才说了个话头,就能马上被他别开了,若是不挑明了说,只怕自己是说不过这位血气正盛的圣上。

“皇帝总想着选些没有来头根基的,谁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从何而来,终究是比不过咱们自己在京里从小看到大的好......”太后还没还没说完,元承就打断了。

“母后的意思儿臣明白,科举人人皆可参选,若这些世家子弟有过人的才能,那朕定当委以众任,绝无私心。”

“皇帝!”太后的怒气突然上来,身体没忍住又咳了起来。

“皇后稳坐中宫,舅父权倾朝野,母后究竟还有什么不满意?”元承一字一句地问道。

太后垂眸,眼中蹙而闪着的泪光紧紧擒住,久久没有开口。

“难道是二皇兄?”元承起身将汤碗放在桌上。

太后像被从头顶重重大了一拳,瞪大双眼看着元承,见他神态自若。

“儿臣如今犯上一言,若今日朝堂上坐着的是二皇兄,崔家也未必能到达如今这般登峰造极位极人臣的一步。”元承气定神闲地坐会太后窗边的凳子上。

先帝的皇二子为太后所出,早前曾被先帝议储,二皇子文韬武略,年仅十六岁就率军击退匈奴五百里,深入匈奴后方击溃敌军,迫使匈奴求和。

可惜天妒英才,二皇子此后身体一直不好,说是常年积劳成疾却一直强撑着,如今病倒之后已无力回天。

后来崔家才同太后商议,收养了生母早逝的皇七子元承,并将这个寡言不起眼的小皇子扶上了这个至高至寒的位置,并借机把持着朝政多年。

太后的手从袖子里伸出,巴掌一落,元承的左脸颊一阵绯红。

“母后既病了,就在慈宁殿好好歇息吧,不要让旁的人扰了母后养病。”

“你要禁哀家的足?”太后顾不得体面,怒斥元承。

“儿臣不敢,母后久病难愈,定是那些等闲之辈频频惊扰所致,儿臣没治他们的罪,是看在母后的慈心。”元承始终冷着一张脸。

“皇上如今翅膀硬了,都会威胁哀家了。”

“儿臣不敢,若是慈宁殿的大门都拦不住那些别有二心的人,儿臣倒是想到一个好去处,”元承顿了一下,“若虚山归来斋。”

太后愣了一下,往后退了两步,紧紧扶着床柱才勉强稳住身体的重心。他怎么知道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