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无法达成共识,沈炼便展开嘴炮模式,有效推进探讨,似有必要先从宏观上作一基本定性以为前提。
沈炼很清楚皇太极后续入关,征伐劫掠,凡遇抵抗都会屠城斩杀;且凭借暴力改变大明朝汉人的习惯,强制性剃发、改变服侍、圈地、投充、逃人法等等。
可这些他都无法告诉李自成,于是只能从李自成熟悉的农田赋税说起。
按照户部的记录,明朝的土地赋税一年下来要征集小麦、大米之类两干八百万石左右。
有的折银,也有征粮食的,但是交粮食的就要加运费,马车押运,官兵护行这都得算钱的。
另外劳动奴役也要折合现银的,这样算下来,整个大明朝在土地税上折银二干五百万两左右。
对于整个俄国家而言,这点银子并不算多。
一般情况下来算,大明的人口估计接近于一亿六干万,朝廷每年的收入除了上述收集的土地税外还有各种商务税收,比如盐税、开矿、罚款、纳捐、港口贸易之类,最多也不超过五百万
两。
满打满算凑个整数也就几千万两银子,平均到一亿六千万人身上只有零点三两银子。
这就足够说明辽饷赋税的问题引起了整个大明王朝的民生矛盾,这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就有很大关系。
“我给算的这笔账,你应该能明白吧?”沈炼问李自成。
他和对方探讨税负公平的原因。
李自成连连点头。
“所以说朝廷目前社会财政税收水平和分配的机制是有问题的。”
“你也知道抽税主要是针对今天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且不说这些人是迁移到辽东的流民。”
“就算他们有三四亩田地,但他们和拥有上百亩的地主大户交的税率是一样的。”
李自成听到这儿连连点头:“没错,同样的税对于我们底线的百姓是整年的收入,但对于那些地主大户而言影响不大,因为他们的利益不止是靠这些田地粮食。”
“没错,同样的道理,如果祖辈都是农耕家户,那么就事关生计大事,交完税一家都别活了,这不是逼上死路了,所以这才是朝廷如今矛盾的尖锐所在。”
任何朝代都是一样的,往往都是从最脆弱的环节出现断裂,引发灾难。
如果放在现在社会,对个人税收用的是超
额累计的方法,但是在眼下这样的明朝是不可能出现的。
沈炼就是打算用这样的方式来约束那些商贾,如此便将尖锐的矛盾弱化。
至少他打算在大凌河城开始实施这个标准。
李自成听完是颇为震撼:“老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既然你都明白了,那么农户那边你就都帮衬一些,他们看到希望,也就有了动力,成效好的话,孙大人乃至整个朝廷都不会计较三年免税的事。”沈炼如是说道。
等他和李自成分开之后,周天易不晓得从哪儿也听到消息,直接找到了沈炼,还拉着熊延弼一起,借着参观大凌河城地道战的布防图为由,问起了沈炼今日召集村镇农户的事宜。
这个周天易和周延儒的关系,沈炼还没摸清楚,但能断定此人就是辽饷派的,魏忠贤阉党那边也传来消息,战马和冬装不成问题,还问起沈炼好端端的怎么问起冯铨了。
当然是因为周延儒和冯铨的关系玄妙呗。
不过最让沈炼意外的是冯铨的亲爹因为无能而被熊延弼罢官,所以冯铨才会怀恨于心为了报仇扭头认了魏忠贤这个干爹,也成为了魏忠贤的心腹。
也难怪熊延弼会和沈炼提醒周天易和周延儒沾亲带故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