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自然翻看过这些户籍册,他其实也好奇沈炼这么折腾,到底有没有效果。
“那就期待俞镇的好消息,如果俞镇这个试验点能够成功,那么大
凌河城都可以普及。”
孙承宗的一句话等于肯定了沈炼,袁崇焕作为他的亲传弟子,心里的不忿又堆积了不少。
可他话锋一转:“若是没什么效果,那也要承担相应的饿责任,这期间也不能够耽搁了大凌河城的防御工事。”
沈炼应声颔首:“大人的话我铭记于心。”
袁崇焕斜睨了沈炼一眼,跟着孙承宗转身离开。
反倒是熊延弼握起拳头,冲着沈炼比划了个加油的手势。
尽管他也不太看好沈炼的做法,但能让袁崇焕吃瘪,熊延弼终究是开心的。
没办法,熊延弼之前被王化贞压了一头,如今袁崇焕集团的那帮人也没把他放在眼里。
贵为辽东经略的熊延弼也是受了不少闷头气。
等他们离开后,沈炼和李自成一起去了俞镇。
路上李自成对沈炼讲述了他和袁崇焕的冲突细节,也同时对沈炼表达了他的忠心。
“老大,我以后就跟定你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袁崇焕被气黑脸呢!”
“论带兵打仗,老大你不必袁崇焕差,只是没他运气好,有个好老师罢了。”
“知道体恤穷苦百姓的官才是好官呢,以前我觉得杨涟大人是清贫好官,现在老大你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官。”
李自成发自肺腑的感慨起来。
沈炼听的哭笑不得,李自成果然是没读过什么书,脑回路都是直来直去的,居然拿杨涟和他沈炼对比,还扣上了好官的帽子。
不过这也不能怪李自成。
他是穷苦出身,没有社会地位,属于一穷二白三没势的‘三无’人员。
更不具备朝廷官员们八面玲珑的手腕,年纪轻轻除了勇猛刚劲之外,也确实没太多的优势。
不少人都觉得同样是农民出身,为什么李自成没有像刘邦、朱元璋那样一统天下。
可刘邦好歹做过亭长,老婆还是吕氏。
更别提刘邦还结实了项梁,发展宏图大业时有张良,韩信等人拥趸。
至于朱元璋,有陈友谅带量的丐帮发展成麾下的将领,经济上还有富可敌国的沈万山扶持,再加上马皇后的不离不弃。
李自成有什么?
老光棍一个,没读过书,也没朋友,没人脉。
除了贫苦的老百姓能够感同身受,为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添砖加瓦之外,连个靠谱的狗头军师都没有。
就李自成的智商,给农民军做思想工作都够呛的。
他这个糙汉子猛人除了饥民就是流民,要么就是溃散逃亡的明军士兵。
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尤其是沈炼和李自成相处这么长时间后,更是明白这位猛人冲动行事的做派。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