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着“家天下”的思想根基,千百年来难以扭转,就好像这大明江山换了个姓氏,天下百姓就活不下去了一样。
事实证明,世间万物的运转,不会因为一家一姓的王朝更替就会因此而停止。
朱由校也透露出最后的底线。
“由检,和沈炼能谈则谈,若你非得对付他,必须要先下手为强。”
“东林党之人不可用,找到机会把那群清流给废了,转而将权力放
给沈党余孽。”
“这样的话,大明最少还可以苟延残喘二十年,因为沈党不倒,新政改制带来的益处也就不会消失。”
“为兄和你说句实话,为兄也怕沈炼会将大明江山玩弄于鼓掌之间。”
“想做什么,就尽管去做吧。”
人到了一定时候和境界,都是会产生巨大改变的。
或许沈炼最初怀揣着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可现在的他已经到达了臣子的权力顶峰,只要他愿意随时都能再进一步。
这件事情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沈炼效仿于谦夺门之变时的反应,在家中坐以待毙,等着朱由检的屠刀落在头上。
其二,沈炼以清“东林奸臣”之名,号召各路大军拱卫京师,能够一鼓作气废了朱由检的政治根基。
朱由校目前无法判断,到底沈炼会怎么做。
应该是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朱由检和沈炼能够冰释前嫌,君臣一心,共同理政治国,但这是最理想也是最不可能的现状。
朱由校愈发觉得疲惫。
有些事情,想不了太多,而且到时自己早已躺在陵墓之中,又怎能管得了国家大事。
在自己疯癫期间,司礼监的太监因“客氏案
”被替换了一大批。
新的掌印太监,是皇后张嫣遵照沈炼的意思,擢升李亭。
现在就等于是控制了一半的皇权。
也怪不得身为首辅的韩爌,会被沈炼压得抬不起头。
朱由检抬起头,看向朱由校那无比苍白的脸,试探性地问道:“哥,你这是支持我对付沈炼吗?”
“别曲解为兄的意思,能和沈炼好好谈,就不要大动干戈,以免造成国家动荡。”
“沈炼手握重权,为兄推测,他大概能迅速调动十万左右的人马。”
“现在为兄最怕的是,沈炼已经开始调动,但以他的性子,不到被逼的狗急跳墙时,应该不会采取此等‘谋反’手段!”
共事许久,朱由校自认为还是了解沈炼的性格。
除非朱由检咄咄逼人。
为了寻求自保,沈炼可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朱由校并不想看到自己的弟弟和最信任的臣子,在如今这种时候会刀剑相向。
朱由检不肯退步,沈炼又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双方都是不会遵守规矩的人。
朱由检想要重演夺门之变,而沈炼怕是会重演靖难之役。
况且,沈炼如今的处境,可要比成祖当时要好上太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