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浩却笑了起来。
“老朱啊,你去过大唐了。”
“你觉得大唐在呢么样?”
苏好的这番话,直接把老朱给问住了。
老朱眨了眨眼睛,他如实说道:“嗯,大唐确实非常好。”
“各个行业蓬勃发展,还有火车、大炮这样的东西。”
“那些,都是大明没有的。”
老朱在这一点上,倒是没有胡说。
大明比起大唐来说,已经落后了不少。
至少火车那种先进的交通工具,从这一点上来看,大明就比大唐要落后很多。
“你倒是很诚实。”
“再比如,纺纱机你也看到了吧?”
“其实如果开通贸易,更多的人愿意参与贸易,那么也能够推动科技的进步。”
“科技进步了,当然就会有新的机器,去代替原有的生产力。”
“这样一来的话,那么人力也就获得了解放。”
“其实人力获得了解放,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够有更多的人,从事其他的行业。”
“来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当然,这样一来的话,无论是在生产力和生产的小路上,都会有质的飞跃。”
“无论是从哪一点来看,都可以对大明有更好的提升!”
苏浩的这番话,也让老朱陷入了沉思当中。
他虽然没有去过现代社会,但是他去过大唐啊。
看到大唐那么发达的时候,老朱还是眼馋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眼馋,老朱更多的是非常的羡慕大唐。
“也就是说,海禁的政策,反而耽误了大明?”
老朱以前没有想过,海禁的政策会耽误大明。
可现在看来,海禁的政策,或许真的是错误的。
朱棣搓了搓手,尴尬的笑了笑:“爹啊,我在永乐朝,都已经不海禁了。”
“我让郑和下西洋,虽然费点钱,但是宣扬我大明国威啊。”
“当然了,自从见到了苏浩之后,我变改变了想法。”
“除了宣扬国威,还要进行贸易,将那些我大明没有的东西,统统带回来才行。”
朱棣的这番话,赢得了老朱的赞同。
“嗯,你这样说,咱倒是非常赞同你。”
“看来咱回去之后,也要将海禁的政策调整一下了。”
老朱摩挲着下巴,开始打算将自己的政策给变一变。
“其实隆庆开关这件事情,带给大明的正面影响还是非常多的。”
“大明的经济富足,白银流入量巨大。”
“这也让私人贸易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贸易当中,促进了大明的发展。”
苏浩笑呵呵的说着。
老朱和朱棣听完后,脸上的笑容更加浓郁。
“但是!”
苏浩忽然话锋一转,直接将老朱和朱棣的一颗心给提到了嗓子眼儿。
“老三啊,你一惊一乍的,想要把谁给吓死吗?”
朱棣眼睛一瞪,显得有些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