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之火(2 / 2)

于是崇祯帝大声斥责午门外数千俘虏“不知国恩浩荡、委身从贼荼毒天下”之后,便命维持秩序的驻防军

“荀大人放心,我知道应该怎么做!”

陈新甲急忙摆手说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也只是有所担心而已,并不是京城真的要发生什么!”

陈新甲闻言急忙点头,虽然自己是参谋部尚书,按照眼下以军事为主的朝政里面,自己算是十三尚书之首,但因为只是约定俗成的而已。

此时崇祯帝非常想要亲口发落这些俘虏,特别是洪承畴和吴三桂二贼,可是在过来的时候,陈新甲已经话里话外的提到,希望等到刘衍率军凯旋回京之后,再发落这些俘虏。

“臣,领旨!”

很快,陈新甲、田辉叙等十三人全部来到御书房内,崇祯帝笑着与众人寒暄了一番,便问道:“不知鲁国公何时率军回京?”

随后定州大捷的消息如同飓风一般,席卷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疆域,特别是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北等地,这些地方的士绅豪族纷纷率领私兵、家丁出击,各地投靠了流贼的官员、将领也是纷纷反正,开始集结兵马,围攻闯贼在各地的留守兵马,短短一个月多的时间内,各地的闯贼兵马尽数覆灭,大明西北各省相继易帜,重归大明治下。

随后众人便陆续走出了尚书房,在返回内阁官署的时候,陈新甲快步赶上了田辉叙和荀景云,小声说道:“阁老在行唐县那边整顿兵马,难道新军各营真的伤亡如此巨大??”

“话是这么说,只是阁老长时间不回来,我怕京城会有动荡啊!”

随后崇祯帝大声宣告了大明乃是华夏正统,众人皆为逆贼,必将受到国法的惩处,以及万世的唾弃!

崇祯帝虽然心中有些不爽,但是也知道这些都是细枝末节,便算是默认了。

曾几何时,崇祯帝将洪承畴视为大明的擎天柱,是对抗刘衍的最佳人选。可是如今洪承畴却成了李自成的军师,被当做俘虏押解回北京城,这其中的唏嘘,让崇祯帝也不禁双眼微红。

说完,崇祯帝便看向了吴国金,虽然吴国金这个军情部尚书并不是自己的心腹,可却是朝廷的耳目,刘衍在行唐县做什么,吴国金肯定是知道的。

众人都是一愣,刘衍什么时候回京,肯定要先向崇祯帝禀报,现在崇祯帝却要问内阁众人,这是什么意思?崇祯帝这是在表明,自己认为内阁与刘衍之间有暗中联系?

众人面面相觑,随后陈新甲拱手说道:“启奏陛下,臣等也不知道,鲁国公并没有给臣等任何消息。”

崇祯帝微微皱眉,说道:“眼下新政在各地推行多有受阻,而河南、山西、陕西各地刚刚收复,朝廷也继续派驻兵马、官吏进行管理,这么多的事务,内阁却迟迟拿不出方略来,鲁国公为何还在行唐县那边滞留?”

此时洪承畴、吴三桂面如死灰,二人上次出京之时,还是大明的督臣、总兵官,可是如今再次回到北京城,二人却变成了流贼将领,成为了大明帝国的俘虏,当真是世事无常!

崇祯帝居高临下看着午门外的俘虏,自然也看到了跪在最前面的洪承畴和吴三桂,神色非常复杂。

“西北各省全部光复了,可却是自行光复的,难道这不是鲁国公想要的结果?鲁国公还是想要一寸一寸的打回来??”

崇祯帝抑制住心中的激动,大声说道:“准奏!”

陈新甲顿时打了一个寒颤,忽然想起刘衍曾经说起过的一句话:“只有打下来的和平才最为难得,只有打回来的疆土,才最为稳固!”

“是啊,西北各省的官吏、武将大部分都是自封的,城头上插上朝廷的旗帜,就对外宣告自己是朝廷命官,以鲁国公的秉性,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局面!!”

所以,陈新甲料定,刘衍在行唐县逗留了许久,一定是在谋划什么大的举措,而这一举措一旦推行下去,一定会搅动整个大明,到时候还不知道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天翻地覆!

就如同此前刘衍曾说起过的另外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陈新甲暗道:“也许鲁国公正是要点燃这样一把燎原之火,将整个大明都淬炼一番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