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家里人会知道。
他看得出来每一个伸手要帮他的人都很真诚,可他还是全都婉拒了。
他也知道自己进入一支商队,尤其是陌生的商队,可能对隐藏身份更有帮助。
但他不能那样做,他担心的是自己给别人带来杀身之祸。
别人的好意他心领了,也发自肺腑的说一声谢谢。
正因为这是好意,纯善的好意,所以他不能害了人家。
若真被敌人发现了他的踪迹,那可能会连累很多人。
他总是笑着说,自己的路还是得自己走。
在过冀州的时候他在半路还遇到了一行十几名苦行僧。
在如今的中原大地,已经很难看到这样的僧人了。
他们不求钱财,不图富贵,带着沉重的行囊一路步行,只会化一些斋饭。
楚伯来陪着他们走了一百多里,在冀州城南分开。
这一路他和苦行僧聊了很多,让他颇受震动。
苦行僧告诉他,世上苦有定数。
见他不解,就解释说天下的苦是有总数的,他们多吃一些苦,天下人就少吃一些苦。
这些话让楚伯来肃然起敬。
也是在那一刻,他明白过来天下是多样的,一样的职业,也有不一样的人性。
前些年他为了查那些谋逆的人,接触了很多狼心狗肺的商人。
可他一路走过来也遇到了很多商人,都很善良。
他是终结了旧楚乱世的参与者,他知道旧楚时候的禅宗有多可怕,如吸血的猛兽一样,比楚国朝廷对百姓的压榨也不少几分。
可是他又遇到了那些苦行僧。
哪怕是到了他这个年纪,他对于人生的感悟还在不断的进步。
所以回想起来在刚进冀州地界的时候遇到了那个银面人,那个摘下了银色面具的年轻女子。
楚伯来便明白,在黑暗之中求光明的不只是他,也不只是他熟悉的战友同袍。
进了巍县之后他在路边坐下来休息,对面就是一个卖馒头包子的小店铺。
就在他摘下水壶的时候,从对面铺子里有个小小的胖胖的,也就三岁左右的小丫头,穿着漂亮的花衣服,手里拿着一个大大的包子朝着他走过来。
“给你次。”
她把包子递到楚伯来面前,那包子和她的脸一样大似的。
在对面铺子里,那个看起来就善良也开朗的母亲笑着喊:“叫人。”
小女孩举着包子:“人,给你次。”
楚伯来哈哈大笑,接过包子,从口袋里取了几枚铜钱递给小姑娘:“给你。”
小姑娘没要,因为她已经完成她的任务了。
她歪歪斜斜的往回走,楚伯来连忙起身,像是老母鸡张开翅膀护着小鸡仔似的,护着小姑娘过了路回到对面铺子里。
他把铜钱放在桌子上:“我不是乞丐,如果是这包子我肯定就白吃了。”
妇人看了看他,摇头:“请你的。”
楚伯来无比认真的说:“我身上脏,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走了很远的路。”
他把铜钱放下:“谢谢。”
妇人好奇的问:“大叔,你从哪儿来?走了多远?”
楚伯来说:“我走了半辈子了。”
“啊?”
妇人抱起孩子的时候听到这个答案吃了一惊:“走了半辈子?叔,你是在找什么吗?什么人?”
楚伯来摇头:“不是,是在找自己。”
他拿着包子回到对面,还是在路边坐下来。
包子很好吃,皮薄馅大。
如果这个妇人但凡只是施舍,也会让小姑娘给他送一个馒头过来而不是更贵些的包子。
所以这个包子他吃的很开心。
他就是觉得自己已经把心里的那层乌云拨开了,看到了光。
这一路上,他在每一个人身上都看到了光。
就在这时候,小姑娘的爹从铺子里出来,身上系着围裙,干干净净的一点脏污都没有。
汉子在楚伯来身边蹲下,顺手又递给楚伯来一碗汤:“别提钱,到谁家还没口水喝。”
楚伯来笑:“好,不提钱,谢谢。”
他端起碗,咕嘟咕嘟的一口气喝了大半。
“叔,你是经了什么事?”
汉子点上烟斗:“要是不想说就不说,只是我觉得,人要是走了半辈子还没走到地方,那大概是走错了。”
楚伯来说:“没走错,就是走的慢,路也远,不过马上就要走到了。”
汉子问:“长安?”
楚伯来点头:“长安。”
汉子说:“我也想去,还没去过呢。”
楚伯来说:“巍县离长安不远,想去总是能去。”
汉子笑了笑:“能去,可不是非得去......长安好,家里也不差。”
他刚要起身的时候,楚伯来递给他一块糖:“辽北道的糖,叫高粱饴,就这一块了,不脏,没坏,给娃。”
汉子伸手接过来:“行嘞,给娃的我就收着了。”
就在这时候,有两个看起来残疾人从他们身前经过,一个拄着拐,一个只有一条胳膊。
两个人经过的时候,楚伯来下意识在口袋里摸索着。
那个瘸腿的见他摸索,于是停下来,把手里的空碗往前伸了伸。
楚伯来掏出来一把铜钱放在碗里:“他家包子好吃,请你们。”
瘸子笑了,然后忽然一抽手,从拐杖里抽出来一把细剑,朝着楚伯来的心口刺了过去。
旁边的汉子吓了一跳,第一反应不是跑而是一把将楚伯来推开。
那个少了一条胳膊的乞丐,从袖口里滑出来一把短刀,一刀朝着汉子的脖子斩落。
剑还是刺中了楚伯来的心口。
刀还是到了汉子的后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