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大壮已经数月未曾归家,小溪顿时面露窘色。
这事还真得归咎于他们夫妻,如果不是一直忙于春耕,挖掘鱼塘等琐事,也不至于让大壮忙得抽不开身。
“宋婶,真是抱歉啊!等相公将鱼苗买回来后,我定让他去替换大壮,到时让他在家多住两日。”
“鱼苗?”宋婶轻声呢喃,而后问道:“夫人的意思是说,老爷去买鱼苗了?”
小溪轻轻点了点头,“对啊!相公说,天气越热,鱼苗的成活率就越低,所以,吃过早饭就去县城了,如果顺利的话,下午大概就能赶回来。”
提起此事,心中不禁默念,佛祖保佑,相公此行顺利。
“中午的时候,我还和孩子他爹说,也不知老爷啥时去买鱼苗,没想到,这么快就出发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得早点赶回去,以免老爷回来,我们不在,可就麻烦了。”
听了小溪的话,宋婶一刻钟也不想多待,恨不得立马赶回庄子。
“那好吧!庄子上的琐事,就劳烦您和宋叔费心了,若是实在顾不过来,便去村中寻觅两个短工。如此一来,你们也能轻松些。”
见宋婶意欲离开,小溪又简单交代了几句,毕竟两人要照料几十亩药田,着实有些力不从心。
其实只要将药田照料得当,她并不在意那区区几两银子,但既然宋婶都这么讲了,她也不便再多言。
宋婶赶忙摆了摆手,“不辛苦,此乃分内之事,目前尚且应付得来。无需寻觅短工,否则,又得破费一笔银钱。”
“春兰,烦请你送婶子一程。”小溪朝着不远处的春兰招了招手,示意她过来。
“夫人,您唤奴婢有何吩咐?”春兰匆匆赶来,由于适才正在交谈,她并未留意到这边的情况。
小溪一脸无奈,只得将适才所言重新复述了一遍。
此次春兰终于听明白了,转身对身旁的宋婶说道:“婶子,我送您离开吧。”
宋婶本就是前来送物的,并未打算久留,听到春兰的话,立马点头同意了。
“那就有劳姑娘了。”言罢,她又看了一眼那两个粉雕玉琢的孩子,便转身离开了。
“宝贝们快来,娘这里有好吃的,你们想不想品尝一下啊!”
宋婶离开后,小溪便朝着不远处的两个孩子挥了挥手。
兄妹俩听到娘亲的呼唤,迈着小短腿,飞奔而来,嘴里还欢快地喊着:“娘亲,娘亲……”
“哎!”看到向自己奔来的一双儿女,小溪的心犹如被蜜糖填满了一般,她这辈子别无所求,只愿一家人平平安安,两个孩子永远健健康康,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当然,若是能得到财神爷的眷顾,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看着那对可爱的儿女,小溪从篮中拿出两个艾草团递给他们,“快尝尝,娘小时候可喜欢吃了,只可惜,从小到大也仅仅品尝过两次……”
望着眼前的艾草团子,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那遥远的过去。
寒食节制作青团,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
无论家境贫寒还是富裕,家家户户都会做上一些,听闻有驱邪除百病的功效,娘家自然也不例外。只可惜,每次她都只能望“团”兴叹。
王氏总是将那少得可怜的青团留给自己的一双儿女。
她只能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像一只可怜的小狗,还是堂姐,考虑到她在家中的处境,悄悄给她送过两次,那是她吃过最美味的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