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旺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言论,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自高兴,果不其然,正如娘子所料,在店外烤串,确实能够吸引更多的食客。
在铺子外驻足观望了片刻,陈家旺便再次踏入后厨,“大娘,这些日子辛苦您了,工钱就按照我夫人说的来算吧。”
杨大娘赶忙摆手,“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谈钱可就伤感情了,况且咱们沾亲带故的,哪能要工钱呢!”
她虽然家境贫寒,但这工钱是万万不能收的,区区两日的工钱也没多少,倒不如做个人情给东家呢!也能留个好印象。
陈家旺一眼就瞧出杨大娘并非虚情假意,而是真心实意地不想要,不禁对她高看一眼,他未曾料到,同样出身贫苦的庄稼人,竟然能够如此豁达大度。
小溪见梧桐和紫苏对烤架上的串串充满了好奇,仿佛是初次见到这种新奇的吃法,于是笑着说道:“要不要尝尝?味道很不错的哦。”
两人闻听此言,急忙擦拭了一下嘴角,而后摇了摇头,“奴婢不敢吃。”
他们刚刚可是听到食客们念叨,一串就要好几文钱呢!哪里舍得吃。初来乍到,还是给主家留个好印象更为妥当。
小溪似乎洞悉了他们心中的想法,微微一笑,“这并不值多少钱的,再说咱们这么大的一个铺子,也不缺你们那点银子。”
话音未落,她便拿起两根烤好的串串,递给了梧桐和紫苏。
两人实在难以抵挡那诱人的香气,最终还是将串串接了过去,然而,刚咬下第一口,就被那麻辣鲜香的味道给震撼到了。
难怪铺子里生意如此红火,食客这么多。是有原因的。
眼看着被吸引的路人越来越多,铺子里很快就人满为患。
见此情形,陈家旺火速奔向草市,买了六张旧桌凳回来。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来福和姚三郎在铺子里忙得脚不沾地,小莲则在外面招待着客人,虽然忙碌了些,却也游刃有余。
甚至还能时不时吆喝上两声,俨然已经成为了这条街上的风景线。
待陈家旺和小溪带着梧桐和紫苏离开时,铺外仅余两张空桌。
估计用不了多久,怕是也要坐满了。
众人丝毫不觉得在外面吃东西有何不妥,有说有笑,好不惬意,尤其是路边的桂花树,随着清风的吹拂,送来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小溪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喜笑颜开地说:“相公,我有一种预感,用不了多久,镇上就会冒出许多卖烤串的铺子。”
毕竟每次只要他们家推出新品,就必然有人趋之若鹜地跟风模仿。
如今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最后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他们家的生意最为火爆。
或许是因为大家都觉得,只有发起人做出来的味道,才是最正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