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726章 准备进京市(1 / 2)

梁新月觉得自己手上的事太多了,不然应该回去看看,搬迁这种事,本来就不好做,每个老年人都不想离了故土。

这让他们搬迁,只有有足够多的承诺才能让他们改变了想法。

梁新月想了一下,把人接回家后,就找了小魏过来,和小魏仔细的了解了搬迁的事。

“吕同志说,他会慢慢劝说他们的。”

梁新月摆手道:

“劝说是一回事,但也有要完善的制度,从他们村子的人的生老病死的负责任的态度。”

梁新月拿出了本子,把自己想到的一些东西写了下来,然后和小魏讲了一下:

“老百姓是很实在的人,他们要的就是实在的好处,但也不外有几个人是不讲理的那种人,他们要的,就是超过了可以给他们的东西。”

“你拿这个回去和老吕说,分阶段执行,如果是第一批同意搬迁的,就给他们安置到街道上去,回头就算是城里人了,而且,他们家里的人有多少算多少,包括小婴儿都算,当然,肚子里的不算,就按户口上来。每人解决两年的口粮,按国家给的标准给。”

“还有,户口这里的注明了,就截止到一个日子,不能亏了百姓,可以提前告诉他们,去上了户都算。”

“按户口上的人,每人每月供应口粮,等到药厂建起来后,按每户三抽二,二抽一,四抽三,五抽四,这样子算,只要是到时他们家里的人,十八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有三个,可以解决两个人到药厂上班,从此,就是吃国家饭的人。”

“懂我的意思吗?”

小魏点了点头。

梁新月继续说道:

“这是工作方面,还有老小问题,第一,第一批同意搬出来的,家里的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的,这个老人死的时候,给解决1000块钱的安葬费,有七岁以下的孩子,免了这个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的所有的学费,并且,如果这个小孩子能考上大学的,到时大学读书时每年补足两百块做生活费。七岁以上还在读书的孩子,也参照以上处理办法。”

小魏啊了一声,梁新月就这个问题再解释了一回。

“这样多不多啊?”

梁新月摇头道:

“第一,据我了解,那边的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确实不多,只有几个人,第二,小孩子虽说多,但真正能读书的不多,说实话,我虽说这个条件钻了一些空子,但要是那孩子真的认真的读书,倒不外是给国家培养人才了。”

一直坐在一边听着的华老轻轻的点了点头。

梁新月又说道:

“这是老小的生死,当然,没出生的婴儿不属我们管理了。第三点,就是生病的问题,给第一批答应搬出来的人一个优惠,把他们的人名和人都登记好,用照片为证,给他们办理一个证明本子,是这个人,生病了,可以减免一半的药费,六十岁的以上的老人,减免百分之八十,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全免。使用年限,二十年。”

“也就是说,二十年后,再满六十满七十的,都不管。”

梁新月一边说,一边做着记录,把自己上世知道的一些拆迁补偿的办法,能用在这里的,都想到了。

主要就是要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

华老在一边听了连连点头道:

“你这样样都为他们考虑到了,他们应该是会搬迁的了。”

梁新月摇摇头道:

“华老,你不知道,很多老人的那种故土难离的情结,很难解开。摆上了很好的利益,他就是不肯搬迁。”

华老点点头道:

“是的,看看我,京城给了我很好的待遇,但我就不想去养老,我宁愿在这里,我生在这里,我长在这里,我为这里工作了几十年。不想离开这里。哪怕我还有一点点的能力,我都想在这里帮到这里的人和事。”

梁新月点头道:

“对,我们不能批评这种选择,这是我们刻在骨子里的一种选择,人老了,都想落叶归根,都留恋故土,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家要发展,要一步一步的走向更加的强大,那我们就得在集体和个人的利益上做一些选择。”

“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但总还是会有一些人会有遗憾的。为了国家集体的利益,人,总得有取,有舍!”

周国良走了过来:

“说得好!取与舍,就在一念之间。但,我们生为华国人,为了国家这个集体,个人的一些利益还是可以放到一边去的。”

他是军人,首先第一个选择的,自然是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但百姓不一样。

梁新月就一边聊,一边把自己刚才说的写的都整理了一下后,抄了一份给小魏说道:

“你把这个拿回去交给老吕,就按这个一梯一梯的来做,切止什么时候签字同意搬离的,我们给什么优惠。”

“越是到后面的,越不给优惠了。所得的利益就更少了。虽说我们的做法,有些残忍,但就算是做恶人,我们也要去做。”

“有些事,总得有人来做,把这个都交待好。还有,做工作的时候,还是要想点办法,看好每一户人家,有些人家是同意的,只要有人先走了,优先拿到了好处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是看得到的。后面的人就会跟风。”

小魏点了点头,他因为是开的车来,邱月娥又是怀上了孩子,所以,他当晚还是没有回去,而是选择了周一早上一大早就带着大宝走了。

大宝就在车上睡觉,到了西槐时,才刚天亮。

小魏回去正好老吕他们起来了,小魏第一时间就把梁新月写的这个交给了老吕,并把情况说了一下,老吕看了看,点了点头:

“好,我再根据他们的情况,和县里的几个领导商量一下。”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