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启华是真的无语了,没想到这个车还真的能吹到京大的门口。
他们到了下了车,车里的人还在念念不忘呢。
不过,也有一个人跟着下了车,是一个中年的汉子:
“同志,你说你有这个车的图纸,你怎么卖?我家就是做木匠的,我买。”
学着推这个车的孔启华呆了,连沈砚秋和池教授都呆住了。
他们俩自然是知道,这个车是梁新月家里做的,据说她爸和她哥都是木匠呢。
还有他们家做的家具,现在也是省城的热销货啊。据说订单都排到了后年去了。家里还有七八个木匠师傅在赶着做呢。
池教授这才突然想到了,他们的生意好像一直都很好。
这也就明白了,梁新月家里那么多人吃饭,她都养活得起是什么原因了。
但那是人家娘家的产业。
梁新月听说后,先是一愣,但随后笑道:
“行啊。”
说着,梁新月叫沈砚秋从包里拿出来一个装订了起来的本子:
“你看看,这上面都有图,还有一些家具的做法。”
那人一听一愣,真的打开看了,图很仔细,每一根棍多长,每一个榫头多宽。都是有数的。
那人特别是看到后面的家具的做法,更是吃惊道:
“同志,这个……这个多少钱?”
他不傻,这个东西值钱呢。
虽说这是在京市,但这些东西这里还没有人做。
他很激动。
“同…同志,这个…这个很值钱的。我…我怕没带得那么多。”
开始以为真的只有一张图纸,如果只有一张两张,自己还能接得下来。
梁新月笑道:
“你家是做木匠的?”
“是。祖传的手艺。”
说着左右看了一下说道:
“祖辈还帮着修过宫殿的。”
梁新月问了他现在规模有多大,他说家里的木匠都是自己家里的人,包括他父亲,兄弟侄子等,家里木匠有四五个。
平时一家人也就靠着这点祖传技艺为生,只是这些年,大家都过得难,打家具的不多,但这两年,似乎又慢慢要好一些了。
所以,看到梁新月这里的图纸,他动了心思。
梁新月笑道:
“这样吧,这周日,就是后天,我给你一个地址,你带人也好,带钱也好,到这个地方来寻我,大约下午三点左右。如果我迟了,劳你多待一会儿,最迟不会过了四点来。”
梁新月拿了一张纸,写了一个自己记了好几次的地址给他。
那个地址,就是上次叫李姐的儿子帮自己买的四合院子的地址。
那木匠看了地址笑道:
“离我家不远,倒时我叫上我父亲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