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低垂着脑袋,犹豫了一会儿,似乎在组织语言:“其实我也是听说,毕竟我的年纪只有这么大, 再往前的事情也是府中的老人闲聊的时候说起的。“
从长安的话语中孟长玥才知道原来以前的吴家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当初的吴常道在开赞也算的上一个翩翩少年郎,容貌才情家世无一不是这座城池中的佼佼者。
那个时候的吴夫人还不是吴夫人,她也是开赞城中出了名的才女,因为是书香门第,到了适龄的年纪,结亲的门槛都快让人踏破了。
在这个父母之言媒妁之约的年代,能够在路上遇见一个相爱一生的人本就是不可能中的可能,而吴夫人和吴常道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下相遇。
两人在元宵游船的画舫上相遇,一场诗词相斗结识下了一生的缘分。
当时吴夫人的母家并不同意这门亲事,毕竟吴家是做生意起家,说起来在这个时代,读书人心中多有有些风骨总觉得经
商的都是些满身铜臭味的势利眼,所以对这门亲事也是百般阻挠。
可那个时候的吴夫人却已经坠入爱河,在她的眼中吴常道就是她的避风港,是她一生的倚靠,她愿意抛弃一切,用自己一生去追随一个相爱之人。
后来吴夫人的母家没有办法,只得同意了这门亲事,可这门亲事的代价就是从此之后吴夫人与母家断绝来往,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吴夫人依旧穿着火红的嫁衣踏入了吴家的门。
可少年时的恣意洒脱全因有父母的庇护,随着吴家太老爷的去世,吴家的重担就落在吴常道的身上,他不再有大把的时间吟诗作赋,也不能时常和自己的妻子举案齐眉。他开始整日应酬,偶尔不见踪迹。
吴夫人心中虽有怨气,但也都忍下来,转折点出在吴常道的一笔生意失败,当时吴常道的年纪尚轻,自然有些斗不过商场里的老油条,一个不小心就着了人家的道,损失了一大批的货物,可卖家已经付钱,工人的劳务费也要结清,一转眼就让吴家背上一笔难以偿还的债务。
就是在这个时候,吴夫人传出了有喜,她还没来
记得将这个消息告诉吴常道,就得知吴常道生意出了问题,当时的吴常道心灰意冷,他甚至生了自我了断的念头,就在这个时候,吴夫人拉夜,求他们出手救吴家。
直到吴夫人昏过去,她的母亲终于看不下去,这才将人送了进来,送进来的时候吴夫人的母亲才知道吴夫人已经怀孕,事已至此,即便吴夫人的母家不为这个不孝女考虑,总归是为了自己的外孙,最后这笔债款就由两家一同承担了。
可让人万万没想到是,举两家之力才堪堪还清债务,当时两家一贫如洗,吴夫人的父亲却在这个时候突发重疾,因为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他们没能在最好的时机里请到最好的大夫,吴夫人的父亲就这样去世了,吴夫人的母亲也最终没有熬过自己丈夫的头七。
一夜之间,吴夫人从一个父母双全,夫妻恩爱的少夫人沦落至此,她的心中何尝不是悲痛。
再往后大概就是因为吴夫人在孕中经受这样的打击,对胎儿也造成了影响,所以生出来的吴悠却是个智力有问题的孩子。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