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为初复,考四书文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百余字。
第三场为再复,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默写《圣谕广训》。
第四、五场为连复,考八股文、诗赋、经论、骈文,不拘定格。
总体来说,这些文章本来就很让人头疼。
叶昊遇到的第五场,便是一篇很让人吐血的文章。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
唐朝诗人骆宾王写了一篇《咏鹅》,里面有一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以“绿水之上,才能养育白色天鹅”为主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写一篇800字文章,论述地方文化和培养人才的关系,字迹工整,论点清晰。
“幸亏,我有系统,不然这还就难住了。”
叶昊发动五千年智慧,通过系统,采用后世历代进士的文章,进行加工融合,写下了自己的策论文。
总体来说,此次县试他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半个月后。
道口县放榜了,毫无疑问。
县市榜首便是叶昊,他的文章浑然天成,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今年县试案首,也就是第一名,叶昊!”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县城。
叶昊没有选择去县衙喝酒进行交际,只是领了自己考取的功名,进行登记造册。
他的时间宝贵,自然不会去拜什么同年同窗之类的关系。
“秀才已经是囊中之物,这难不住我!”
成为案首之后叶昊很高兴。
大明有个传统,那就是中了案首之人,不会在上一级科考中落榜。
可以说,叶昊只要去三阳府参加府试,一定会中秀才,只不过是名次高低。
考完试后,叶昊直奔福建,加紧了步伐。
他的轻功很好,真气连绵不绝,可以做到日夜奔袭,日行三千里,夜行两千里。
沿途很枯燥。
这和后世的马拉松有点像,路上充满了乏味与枯燥,叶昊一个人策马狂奔。
“哎,什么时候我才能成为真正的练气士,可以御剑飞行,再也不受束缚!”
叶昊心中很期待,这些只要成了筑基期修士便能做到。
七天后。
他总算是赶到了福建,距离福州城只差一步之遥。
城外,暑气很重,阳光毒辣,照的来往之人睁不开眼睛。
路上的行人三三两两,大多都选择进入路过的茶棚。
在如此要人命的天气,喝上一杯清茶,那是一种享受。
叶昊发现了一处简陋的茶棚。
茶棚有一老一少,老的似乎是陆猴儿伪装,年轻的少女则是岳灵珊打扮的村姑。
两人在给过往行人卖凉茶,看上去手艺十分娴熟,地道。
叶昊缓缓走来过去,故意装作没有认出两人,当场喊道:“店家,给我一……三杯凉茶。”
看到是叶昊的身影,岳灵珊心中十分高兴,差点直接扑了过去。
一旁的陆猴儿急忙亲自出马,端了一壶凉茶,笑着说:“客官,看样子是风尘仆仆匆匆而来,您是来做什么的?”
接过凉茶后。
叶昊顾不得形象,直接洒脱的将整个壶抱起来喝。
咕噜,咕噜一声声响个不停。
“老大爷,我答应过一个姑娘,等考取了功名,就会来找她,现在我考上了,自然是来找她的。”
叶昊说着,拿出了道口县开的考试证明。
这是道口县的县试证明,上面朱红色的大字,写着案首便是叶昊,县令大印则证明这做不得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