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大军被击退,边境迎来了短暂的平静。李毅却没有丝毫松懈,他深知鞑靼不会善罢甘休,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李毅一方面安排士兵加强城防工事,另一方面组织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在城中的集市上,百姓们忙碌地穿梭着,虽然脸上还带着战争的疲惫,但眼神中已多了几分希望。
“李将军真是我们的救星啊,若不是他,这城恐怕早就沦陷了。”一位老者感慨地说道。
“是啊,希望以后能一直太平。”旁边的年轻人附和着。
李毅听到百姓的称赞,心中感到一丝欣慰,但同时也感到责任更加重大。
此时,朝廷的嘉奖旨意传到了边境。李毅和将士们都得到了封赏,这让大家士气高昂。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名探子急匆匆地跑来。
“将军,不好了,鞑靼又有新的动向!”探子气喘吁吁地说道。
李毅心头一紧:“快说,具体什么情况?”
探子道:“据我们的眼线回报,鞑靼新首领集结了更多的兵力,似乎准备再次进犯。”
李毅皱起眉头,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这次鞑靼来势汹汹,我们不能硬拼,必须想出一个巧妙的应对之策。”李毅说道。
一位将领提议:“不如我们在城外设下埋伏,等鞑靼大军进入圈套,一举歼灭。”
另一位将领则摇头道:“鞑靼吃了上次的亏,恐怕不会轻易上当。”
众人争论不休,李毅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灵光一闪:“我们可以利用地形,佯装败退,将鞑靼引入山谷,然后利用山谷的狭窄地形,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将领们听了,都觉得此计可行。
于是,李毅开始部署兵力。
不久,鞑靼大军果然再次来袭。李毅率军出城迎战,双方一交锋,李毅便下令佯装败退。
鞑靼首领见明军败退,以为有机可乘,下令全力追击。
李毅带着部队边战边退,逐渐将鞑靼大军引入了山谷。
当鞑靼大军全部进入山谷后,李毅一声令下,山谷两侧的伏兵四起,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鞑靼军队顿时陷入了混乱。
李毅趁机率军回身反击,鞑靼军队死伤无数。
鞑靼首领见势不妙,想要撤退,却发现退路已被截断。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鞑靼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首领也被李毅生擒。
这场胜利让边境彻底安定下来,李毅的威名也传遍了整个大明。
当李毅带着胜利的消息回到京城时,京城百姓夹道欢迎,朱翊钧亲自在皇宫为他设宴庆功。
在宴会上,朱翊钧对李毅赞不绝口:“李爱卿,你此次立下赫赫战功,实乃我大明的功臣。”
李毅跪地谢恩:“陛下过奖,这都是将士们用命,臣不敢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