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63章 完本感言(1 / 1)

这本四十多万字,写了四个多月,平均每个月十万字。其实是辛苦的。

写这本书和第一本书《婚外守则》时的心态真的很不同。《婚》我是已经酝酿了很久,我更注重的是故事情节的逻辑和完整。《南》却是临时起意。看过几部多主线的故事比方说《欢乐颂》、《绝望的主妇》、《欲望都市》,所以我也想写一部多主线的故事。

因为我是理工女,非写作科班出身,没有任何写作理论支持。回头看看发现有很多问题。比方我一直努力的想平衡四个女主的戏份,这让我写做的过程多了些压力。现在想想其实我看过的那些作品也都是有戏份轻重的不同。就像一桌菜,有主有次,有君有臣。当我放弃这样强迫症般的执拗,写得就轻松了许多。

和大多数网络一样,由于创作周期长,情节上不够紧凑,太发散,缺乏整体感,就像一桌菜,看着满满一桌子,其实干货不多,大部分都是闲白儿。这也是功力不够的表现。我做不到胸有成竹和下笔如有神。我觉得出现这种状况大概有几个原因。在一部作品里想表达太多的东西,总想创造情节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却忽略了情节其实是为了故事中心服务的。这也是写作不成熟的表现。我在写《婚》的时候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在《南》中努力的克服。

再有就是网络连载的文学(我甚至都不能用文学这个词)就是这个特色。作者大部分关注的都是是否吸引读者,点击率,订阅率,热闹是很重要的。大几十万字,或者几百万字,要做到很有整体感,真的比较难。当然也有很多优秀的长篇文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我一直特别想写一部第一人称的书,我觉得能写好这样的作品是一件很牛的事。因为视角受到限制,很多细节只能通过“我”的观察,感受,猜测才能获得。可我觉得我驾驭不了。

写《南》的时候,我尝试从四个女主的视角写这本,写的时候也发现有很多困难和局限。但是,Anyway,写完了。番外算是我对于第一人称写作的小小尝试,果然特别痛快。而且我发现四个女主分开来写都是可以用第一人称写。我打算把子获和关观的故事再重新写一下,以第一人称写,也算圆我自己一个心愿。希望能做到情节更丰满,情感更充沛。也想再跟着他们经历一遍那样的爱情。故事的梗概应该差不多,有些情节或许会改动。或许我还会狗血地写接下去的事,如果写到之后我有够无耻的话。

本来也是要开新书的,对于新书我犹豫很久要不要以第一人称写,还是觉得没有那个功力。原本计划的新书是单一爱情主线的,至少是单一女主,但不想写玛丽苏,会是比较不一样的爱情。但现在决定重新写关观和子获,新书就先放一放。

在开新书之前,我也要多学习,多积累,多看看大师们怎么写。不客气地说,网络上真正好的有,但不多。好的作品真的在结构上、内容上、写作手法上都特别值得学习。我在写《南》也是一场学习,学习了其他网络作家的写作手法。我记得我看过亦舒师太的一本《玫瑰的故事》,师太从四段故事,从四个视角,四个第一人称,写尽玫瑰的一生,特别喜欢。希望将来有机会尝试一下这种方法。还会《冰与火之歌》中POV的写作手法,都希望有机会尝试。

写作也是探索自己内心的过程。我喜欢林峰和子获这样成熟厚重的男人,但也喜欢江涛这样的轻松圆润的男人。我在书里塑造江涛这个人,完全是因为喜欢。我很想写写他的番外,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是如何做到毫无负重感,是因为艺高人胆大,还是因为身后有那样一个女人?但是因为我真的很想在12月8日之前完本,所以就这样吧。

写作,我是认真的,也是任性的。写作的过程是寂寞的,但是不写会更寂寞。

我写的主要目的是悦己,享受这个写作的过程。多年以后也可以给自己留一点东西。如果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有人愿意看我写的东西,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特别感谢@和晓,@大米小米最爱的米,@天天M读书郎,@由台荷,@爱在深秋,@别问黄昏,@尘埃落定和岁月静好,@我爱吃菠萝菠萝蜜,@书海一叶舟,@sunnysideup。感谢你们的一路伴随,让寂寞的写作路上不那么寂寞了。(我不喜欢这样点名,因为怕漏掉谁)

其实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先生。写作这个爱好虽然不花钱,但是很费时间。写这两本书接近一百三十万字,真的花费了很多时间。我想对他说:“感谢你供养家庭才能让我可以拥有这样奢侈任性的爱好。”

亲爱的,买不起什么贵重的礼物送你,赶在我们结婚二十周年的纪念日这天完本,就是为了把这本书送给你。谢谢你二十多年的宠爱,支持和鼓励,让我在这苟且的人生中尚能保持一丝情怀。

爱你!

Mina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