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六一到,方婆子就带着袁大郎夫妇和袁三郎还有袁未三个孩子回县里,胡氏留在家里,负责给他们做饭,也是防着正月里来什么亲戚,到时候没人给做饭。
方婆子一到县里,就领着袁未去了一趟人牙行,牙行的掌柜今儿还是第一回接待客人,非常热情地叫人泡水上来。
一听说方婆子是想找个点心师傅,便认真地道:“这位大娘有所不知,这点心师傅是轻易不好寻的,如今是年关时节,想找活干的人都没有出来,点心师傅这些人都是有手艺在身上的,并不急着等饭吃,大娘不妨等上两天,我替你寻摸寻摸。”
方婆子虽急这事,到底也没有太急,只对人牙行的掌柜的说:“那我过两日再来。”
一连两日,袁未都帮着家里的铺子烤点心,早上一大早地起来称面粉称米粉,炒豆沙,炒肉松,和方婆子两人在烤炉房里忙得飞起,同时在心里佩服她奶和她二婶,怎么都这么厉害,一做做一天,不叫苦不叫累的!
方婆子&胡氏:再累有种地累吗?
晚上,袁未端着饭碗打了个呵欠,方婆子见了有点心疼,问道:“累着了吧?”
袁未摆摆手道:“只有一点困而已,奶,不碍事儿。”
方婆子则给她夹了两块肉,道:“奶明儿再去趟人牙行,务必找个会做点心的来,奶想过了,这专门的点心师傅不好找,会做两样点心的厨娘还不好找吗?大不了就是和我一样从头学起呗!”
袁未笑着点点头,道:“您想的也对,找个会做点心的厨娘也行,咱家的点心只是有些技巧在里头罢了,难度倒称不上有多难。”
方婆子此时见她轻描淡写的,便开始叮嘱她道:“别拿手艺不当手艺,你瞧你琢磨的这些东西供咱家挣了多少钱了!这都是你的功劳。”
袁未则笑着夹了一块肉给方婆子,道:“奶,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就出了一个做法,具体的活计都是你和爹娘在做,怎么能全算做我的功劳呢!要我说最辛苦的还是您几个。”
袁未这一番话说的在桌上的几人心里熨帖不已,方婆子更是拍着她的手夸道:“好孩子好孩子。”
第二天一早,方婆子给铺子里上完货,转身去了人牙行,牙行的掌柜的见着她便迎上前,道:“大娘,我这替你寻到一个点心老师傅,会做京式苏式两派点心,入行有二十几年了。”
方婆子眼睛一亮,问道:“此人年纪多大?最擅长什么点心?要求月银多少?”
牙行的管事笑道:“此人年约四十,最擅长京八件,至于月银,人家要求不能低于一两半银钱,大娘要不要见见?”
方婆子一听见年龄就冷静下来,疑惑地问道:“这样的老师傅怎么会愿意出来给人做点心?这般经验丰富的手艺人不得被请去教徒弟吗?”
掌柜的见此道:“这人年前才从京城回来,兴许是多年不在家乡,不了解咱南溪县的情况才出来找工的。”
方婆子一听也是,便道:“那劳烦掌柜的替我引荐一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