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袁旭和我们打了招呼,那咱就不能贸然去找媒人说相看,我看还是让袁旭去说,就说今年过年,亲戚们给介绍了几个家境不错的好小伙,咱家准备给袁未相看起来了。”
“这样,若是欧阳家有意,那肯定会来打岔,若是无意,咱就当没有这回事!”周氏一下子就明白了方婆子的意思,心里直呼姜还是老的辣。
走亲访友间,时间很快就到了初六,袁家人除了读书和安排农事的那几个留在了老宅,其他要开铺子的全都驾着车呼啦啦地走了。
袁未原本还想在村里玩两天,可是方婆子觉得家里一大家子糙男人,老老小小的,没准还得让大孙女伺候他们,咱可不干这种辛苦活,硬是将人推上了马车。
袁二爷都无语了,老婆子说的什么话,谁让孙女伺候人了!
不过人走都走了,袁二爷只好撇撇嘴冲他们摆手,叮嘱他们路上慢点。
直到骡车看不见影儿了,老爷子才恋恋不舍地转身回家。
不过,人还没走两步呢!就被村口地张屠户拦下了。
“老爷子,这是回县里准备开张啦?”张屠户,最近两年跟着袁家后头卖猪肉,生意真是比起前两年好多了,
鹊渚镇的餐馆,铺子里做肉松做肉脯,都是要他定期送货的。
今年开春,他得问问袁家这生意上有什么安排,他想多抓几只小猪崽养养,到时候也不知道袁家吃不吃得下。
袁二爷笑眯眯地应他,“是啊,得准备开门做生意啊,今年雨水好,肯定又是个好年景,大家日子好过,这生意才能好啊!”
张屠户笑嘻嘻地搓着手,一边将自家的打算说了。
正在村口大树下说话的村民们渐渐围了过来。
袁二爷家今年过年的时候就已经开了会。
他们家除了豆腐摊不能再上新扩大生产外,别的生意都准备再上几个新品,届时原料还得优先从村里购。
此时听见张屠户说要多养几只猪崽,袁二爷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咱家生意还可以,之前一个月定好送多少猪肉,今年还是那么办,就是那要量要再加点。”
张屠户喜不自禁,拱着手道:“有您老这句话,我过了十五就去抓猪去。”
旁边正在听他们说话的村民们也纷纷问道:“二爷,那面粉和豆子呢?”
“那鸡蛋鸭蛋呢?”
“那些自然也是要多收的,大家伙放心,咱呢肯定是有好事先紧着村里,等村里收差不多了,咱家才会往外面收。”
鸡蛋,鸭蛋,面粉之类的,计划也要多收,不过这些事都托给袁大爷家帮忙做,同时袁二爷家也会给袁大爷家开月钱,这算是变相地帮扶。
此时村民们听了都很高兴,直言自家今年多种了些冬小麦真是做对了,也有那地少的没法多种粮食的,只好在一旁嚷嚷要多养几只鸡鸭,到时候好卖些鸡蛋鸭蛋。
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说着新一年的计划,袁二爷则乐呵呵地瞧着眼前的一切。
不知从何时起,进村的小路已经铺上了石子,一眼望去,原先满眼的茅草屋顶已经稀稀落落,变成了随处可见的瓦屋顶,村子里到处都能听见鸡叫和鸭叫,可村子里却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周围的田地里更是没有空闲的,随处可见的麦苗正随风飘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