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牛一想,肯定是元来福说错了,这个价格绝对不可能。
二牛附和道:“叔,男子汉大丈夫,说话可是得算话,你说中等棉花十文钱一斤就十文一斤。”
赵织花瞪了二牛一眼,这个缺心眼怎么这么积极,她家又没种棉花,他们只能干瞪眼看着。
很快,她想明白了,夫君这是要将元来福一军。
这报价元来福肯定是说错了,元来福之前不让他们跟着种棉花,她倒是要看看元来福是把自己说的话吞回去,还是为了面子硬着头皮亏钱。
村民们也觉得元来福肯定是说错了,都在一旁眼巴巴地等着。
元来福看了二牛一眼,笑着说:“我说话自然算数,价格我已经和元宝商量过了,根据棉花品相,优等十三文一斤,中等十文一斤,差等八文一斤。”
“元宝说了,他也没什么大本事,能带着百姓们赚钱,他很欣慰。”
元来福的话说完,村民们彻底被点燃。
元来福的价格竟然没有说错?!
中等棉真的十文钱一斤!
有些人家直接种了三十亩地,一亩地产棉花四百斤,全按照中等棉花算,一亩地四两银子,三十亩地就是一百二十两银子!
天!
钱小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次种棉花他竟然能赚这么多钱!
马超家总共四十亩地,全部种上棉花了,按照元来福说的价格,大概能卖一百六十两银子!
钱小洋和马超两个人和周长林关系不错,今年种棉花之前,两个人还专门去周家问了问,周长林出远门不在家,元盼儿告诉他们,放心大胆地种,元家一定收,价格低不了。
但今年情况特殊,不止涞源县周边的村民种了很多棉花,涞源县旁边的涞水县和河源县的农门也跟风种了很多棉花,两人觉得今年肯定卖不上钱,也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元来福竟说中等棉花十文钱一斤!
钱小洋和马超对视一眼,两个人高兴坏了。
因为他们把家里的地都种了棉花,周长林的老爹周老汉看到他们二人,可没少说风凉话。
比如,“你们两个把长林当亲兄弟,长林如今发达了,也没帮着你们这两个兄弟啊。”
“也是,他心里连爹娘和兄弟姐妹都没有,怎么可能有你们两个。”
“不过也不能这么说,你看这次种棉花你们两个不就跟着沾上光了吗?”
“不过我听说周边好几个县都跟风种了棉花,对于你们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两个人懒得打理周老汉都是他自言自语,以前这个老头子在人前还装一下,如今装都不装了,越发讨人厌了。
钱小洋心想,如果周春强知道元家十文钱一斤收中等棉花,不知道会不会气死。
这个老家伙,一点不值得让人心疼,活该!
山后村的村民们沸腾了,听元家的,跟着元家准没错!
村里不少人种了十亩地以上,基本这次都能跟着赚几十两银子!
元家仁义!元盛仁义!
估计也只有元盛,会想着他们这些种地的泥腿子,在自己赚钱的同时,也让一部分利给他们,让他们跟着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