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68章 改变行程(1 / 2)

铁甲船是采石造船厂在现有的船舶上面改造的,总共八艘,留下三艘作为实验使用。

而建造船舶的木材已经收购完毕,只等开春后便有新船下水。

“传令方成汉收复象山半岛,保证水师的补给。”

“王驱燕驻守嘉兴,孙德胜驻守湖州。”

“是。”

众将领命,各自回营整顿兵马。

留下了傻掉的萧风霆,哐当一声,跪倒大呼。

“督爷,还有我呢。”

这货仗着自己能跪卢传廷的特权,动不动就来个下跪。

嘉兴已经派了个比较激进的王驱燕了,再把萧风霆派去,生怕打不起来吗?

但是安慰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起来吧,风霆是我的王牌,怎么能随便出征,何况那边也不一定打的起来,不如留下来舒坦。”

小爷淡淡的一句话,可把萧风霆屁股乐开了花,起身后,都是用下巴看人的。

此次以和平解决为主,虽然以后免不了兵戎相见,但是等到收复了江北,到时候谈的空间就会大上很多。

占领了大半国土,就算卢传廷邀请朱氏后人来做皇帝,又有谁来。

这世上想做魏武帝的很多,有谁愿意做汉献帝。

到时候大家开诚布公,和平解决的希望很大。

但世事无常,若朱明真有贤君圣主,卢传廷或许真的愿意退位让贤,做个逍遥的勋贵。

然后四面出击,先诛倭寇,再战八国联军,杀翻毛熊,干趴新大陆,岂不快哉。

挖石油,挖煤炭,搞可控核聚变,研究二向箔,研制水滴,把三体人拦截在柯伊伯带一举歼灭。

多好。

被郑氏挟持的隆武帝其实也还算可以,精通史事,洞达古今,简朴爱民。

做个守成之君绰绰有余。

可是所托非人,郑氏家族远不是金老爷子笔下,行侠仗义,反清复明的样子。

‘国姓爷’真是枉费了朱姓。

都是赐姓‘朱’,世代镇守云南的沐王爷,虽被太祖皇帝逼着恢复了本姓。

但十三代沐王不负朱明恩典,世代忠良。

两相比较,真是参天大树与山间野草之别。

一半倭人血统的郑氏家族,继承了倭人的很多特质。

残暴,猜忌,自私且傲慢。

抗清也只是为了自保,只要不是独自面对的战争,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

而若是被逼到了墙角,往往非常厉害。

李定国曾多次邀请郑成功一起进攻广州,都是不理不睬。

猜疑残暴更是明显的性格缺陷,先后逼反了施琅,郝尚久等人。

因为地盘小,部队多,几乎长期面临缺粮的问题,所以打到那里便抢到了那里,大大折损了南方抗清的力量。

小城寨和草寇大多也是积极抗清的,这些人多半死于郑氏之手。

阎应元默默推演了主公的布置,觉得可行,没有表示意见。

张楚却出班奏道。

“小爷,出了长江口便是郑氏的地盘,我们的水师怕不是对手。”

卢传廷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叮嘱了陈世忠沿海岸航行。

并传令方成汉随时接应。

但若是真的遭遇了郑氏水师也没关系,现在打不过,将来会连他的娘家也一并端了,那里可是有好多的白银等着他去挖呢。

毕竟水师还不成熟,谨慎一些还是没错的,细细的跟张楚解释了一番。

老人家似乎放心了些,退回了班中,再商量了一些后勤补给的任务,众人散去。

花开花落,白驹过隙,转眼便是小半年了。

现在的卢传廷已经不是刚来时的样子了。

虽然脸庞依旧显得有些稚嫩,但眼神里爆射的光芒,已经有了睥睨天下的气势。

做事果断了许多,三路出击几乎封死了绍兴的退路,若是湖州守军和嘉兴守军取下杭州。

将一战定浙江。

割据一方的人,总以为别人也是割据一方。

这个年代消息传播的慢,误导了远在台州的鲁王,直到现在他还认为,江阴军民与卢传廷是在各自为战。

而收复贵池安庆的行为是徽州的金声所为。

他们都是忠于明朝的,只要和隆武帝分个胜负,这些人传檄可定。

觉得后方高枕无忧的他,集结了全部兵马,准备和隆武帝决战,争一争大明的正统之位。

没想到方成汉横插了一脚,把战火引来了江南。

郑氏家族也在厉兵秣马,水师战船全部出动,陆路打着剿匪的旗号,开始了惨绝人寰的抢粮运动。

冬月刚刚过去了一半,安溪以北,莆田以西大小城寨全部惨遭洗劫。

清兵没来之前,福建省的人口已经锐减了五分之一。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