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他们身后,那散落在地上的尸体,仿佛是被遗弃的物品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这些尸体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如今却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在古代,由于环境破坏较少,许多野禽猛兽得以生存繁衍。它们对于这些尸体并没有太多的畏惧,反而将其视为一顿丰盛的大餐。这些野兽们纷纷聚集过来,开始享受这场饕餮盛宴。
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尸体就会被野禽猛兽们啃噬殆尽,只留下森森白骨和一些残破的甲胄。这些白骨和甲胄或许还能勉强见证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多么惨烈的交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终将被尘土掩埋,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分割线)
洛阳
已经在洛阳驻扎多时的诸侯们,面对董卓迁都长安的举动,心中都充满了迟疑和犹豫,对于是否要去攻打长安,他们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尤其是曹操的败退,更是让众多诸侯们深刻地意识到了一个事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董卓之所以选择败退,并非是因为他打不过十八路诸侯,毕竟他麾下的十万西凉铁骑可不是吃素的。在这个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里,骑兵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兵种,甚至可以说是所有兵种中的翘楚。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董卓自然也不例外。如果他能够击溃十八路诸侯,那么他所能获得的好处无非就是名望和地位的进一步提升。然而,对于董卓来说,名望和地位虽然重要,但却并非是他最渴望的东西。对他而言,这两者更像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此外,要消灭十八路诸侯并非易事,其中存在着诸多的掣肘和困难。即使最终能够取得胜利,恐怕也会是一场惨胜,得不偿失。而西凉铁骑,则是董卓能够掌控京畿要地的根本所在,是他手中最强大的力量。
即使成功击溃了十八路诸侯,然而周边的郡县却并非全都心悦诚服地接受管辖。事实上,许多郡县都被世家大族所掌控,他们对中央政权的命令往往阳奉阴违。除了京城及其周边地区外,其他州郡几乎都是只听命令却不真正执行的状态。
更糟糕的是,这些郡县上缴的赋税也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实际数量微乎其微。而当十八路诸侯挺进雒阳并在此驻扎时,天下的众多世家也得知了这一情况。对于上缴赋税这个问题,他们直接选择了漠视和不理睬。
如今,诸侯们逐鹿中原的格局已然显现,皇权旁落、诸侯林立的趋势早已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世家们认为,与其去追求那虚无缥缈、可有可无的名声,倒不如将这些原本应该上缴的赋税留下来,用于招募更多的士兵和扩充自己的实力。
毕竟,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