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诸侯们面带戏谑之色,目光不时地扫向公孙瓒,仿佛他是一个供人取乐的小丑。实际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来自边疆的公孙家都心存轻视,认为这个家族已经日薄西山,风光不再。
最初,公孙家的辉煌源于辽东的公孙度和幽州的公孙瓒。公孙度曾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这一任命成为了他家族崛起的契机。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公孙度这一脉的公孙家比公孙瓒一脉更为显赫。从大汉时期一直延续到曹魏,再到晋朝,辽东一脉的公孙家始终身居高位,权势滔天。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公孙家已大不如前。平州的建立,其“地基”竟然是建立在公孙度全族的尸体之上!随着公孙度一脉的绝后,公孙家族逐渐走向衰落。尽管公孙瓒这一脉还算争气,成功地与刘虞共同治理幽州,重现了昔日的荣光,但这一切的美好都在林北攻打幽州的消息传出后变得岌岌可危。
可以预见,公孙瓒这一脉在面对林北以一州之力所组成的强大攻势时,恐怕也难以逃脱衰败的命运。
曾经的辉煌如今已如夕阳西下,公孙家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面对这样的局面,那些诸侯们自然不会对公孙瓒有太多的关注和援助。保持中立就是他们的选择。
倘若他公孙瓒能够独自度过这个难关,那么这些诸侯们到时候必定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短暂的羞愧,并且到时候再对公孙瓒百般示好,只为结个善缘也不算太迟。没有永远的朋友,但是有永远的利益。
倘若公孙瓒没有度过这个难关,那么这些诸侯们会为今日没有给予公孙瓒帮助从而感到庆幸,起码没有白白浪费自己的物资,失败了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甚至事情败露还会被林北所记恨。
大多数的诸侯们都是认为公孙瓒打不赢林北。
毕竟林北手下的底蕴可谓是丰厚,若是对战袁绍那可能有所欠缺,但对付公孙瓒,虽然有点难度,但问题也不大。林北手中底蕴来自于平州治下的百姓,当初裹挟大部分州郡内的百姓前往辽东建立平州,其中冀州和幽州人口锐减何其之多,都为了建立平州抛头颅洒热血了。这一批人的数量可谓是极其庞大,这也是林北手中仅有的底蕴。
对于平州的实力情况几乎诸侯们都没有任何的情报来源,只知道北方的辽东建立了一个平州。
各个诸侯们也是派遣自己麾下不少的探子前去侦查一二,但那些探子全都有去无回,消息都传递不出来的区域,仿佛平州就是人类的禁区一般,一进去人就没了。
林北能够攻打公孙瓒,要是没点万全准备打死这些诸侯们都不会去相信的。
基于这一切理论为证据,诸侯们断定公孙瓒这一回多半凶多吉少。但这并不妨碍诸侯们以一种看戏的姿态看着公孙瓒,人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到别人的痛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