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同志仍需努力
“百乐饮料厂”这边,看着一箱箱的货往外运,厂里所有人都充满了干劲。
原来是两班倒,但因为出现了缺货的现象,变成了一天三班倒。
玻璃瓶的用量也随之加大,也开始增加人手和轮班次数。
整个厂子每天进进出出差不多千八百号人人,本来他们厂子地点比较偏,附近又没有别的大型厂子,最近的一家小卖店都要一公里外。
而现在门口已经有了好几个流动摊贩,卖烟的、卖水果的,傍晚还有卖羊肉串。
前两天,秦峰和顾晚晚特意尝了几串,烤的太老太硬,味道很一般。
宣传方面,和顾晚晚当初预想的一样,“百乐”没有花一分钱广告费,在短短两周时间内,已经上了两次报纸。
新闻标题从最开始的《“再来一瓶”是噱头还是真?百乐饮料厂活动引质疑》。
到今天《临海日报》头版下的《“再来一瓶”创新销售获赞,真福利暖人心!》
两篇报道写的是同一件事,十天内评论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会议室内,谢辉拿着两份报纸,看了又看,
“嫂子,峰哥,你说多逗,这些记者啊,就是瞎写,前几天还说咱们这活动就是骗人的,我还数了,一共五百多字,一个小作文。今天夸我们的就写了200多字,夸人写这么少,哎,真是变脸比翻书都快。”
顾晚晚看了看报纸,又递给了秦峰。
报社要的是什么?是炸裂的新闻,是能带来发行量的新闻。
“太正常了,夸人再夸,能夸出什么来?归根结底就一个字,好。两个字,非常好。但是骂人就不一样了,能骂出花来。”
谢辉点头,“也是。嫂子,峰哥,咱们今天开始调低中奖率,有的小卖店老板已经感觉出来了,还有说风凉话的的,说咱们这就是戏弄消费者。”
顾晚晚无奈地笑了笑,“戏弄?咱们又不是搞慈善的。这些小卖店老板说不进咱们货了吗?”
“那倒没有,说咱们黑心的那个小卖店老板,还要多进几箱呢。”
“现在是三瓶中一瓶,中奖率已经很高了。别看他们嘴上是怎么说的,要看他们的行动。”
目前临海的其他饮料厂并没启动“再来一瓶”的活动,他们百乐就是临海饮料营销方面的领头羊。
这些小卖店老板跟着他们“百乐”还有肉汤喝,谁会放弃进他们的货。
“对,嫂子,你说的对。”刚才开完会,谢辉不忙,就坐下闲聊。
顾晚晚想起谢萍萍,这小丫头很有礼貌,谢辉要是没有这个妹妹,不知道现在去哪儿了呢,“对了,萍萍在京北怎么样?”
“萍萍她挺好的,昨天我给她打电话,她还说特意看了一圈京北饮料市场,要写份报告邮回来呢。你说她才多大,还学会写报告了。”
一提起妹妹,谢辉立刻化身“老父亲”的角色,说话老气横秋,和年龄完全不符。
秦峰调侃,“小辉,要是萍萍哪天领回来一个对象怎么办?”
“什么?!对象?!那不行!绝对不行!”谢辉每次想到妹妹以后有对象结婚,就忍不住捏紧拳头。
“那让萍萍一辈子不结婚,怎么样?”
“那……那也不行,我妹那么好看,那么优秀,不能在家当老姑娘。”
说完,谢辉也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太矛盾了,涨红了脸,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你啊,萍萍都是大姑娘了,人家可是大学生,你还把人当小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