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开拓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为大汉带来了无尽的商贸与文化交流,对国家发展意义非凡。此二人皆是国之栋梁,如今竟双双请辞,这朝堂局势怕是要风云突变了。
“陈文锦、李向田,好手段啊。”
田千秋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愤怒。
他心里清楚,这背后定是陈文锦和李向田一党在作祟。
这二人自上位以来,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如今更是逼走了两位肱骨之臣,朝堂之上怕是再无人能制衡他们了。
长此以往,大汉的江山社稷恐将陷入危机。
思索片刻,田千秋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不行,我不能坐视不管。我虽官职不高,但身为大汉臣子,当为朝廷分忧。”
他决定即刻进宫,面见刘据,恳请陛下重新考量此事,同时也提醒陛下警惕陈文锦和李向田一党的势力扩张,以免朝堂陷入混乱,大汉陷入困境。
诏狱之中,阴暗潮湿,腐臭之气弥漫。
霍光浑身伤痕累累,虚弱地靠在冰冷的墙壁上,铁链碰撞发出沉闷声响。
这时,狱卒凑近牢门,低声说道:“霍大人,听闻卫青丞相和张骞大人请辞,陛下已然同意。”
霍光原本黯淡的双眼瞬间瞪大,脸上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
他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因伤口剧痛又跌坐回去,发出一声闷哼。
“你说什么?卫青丞相和张骞大人……请辞了?”
霍光的声音沙哑而颤抖,充满了惊愕。
他靠在墙上,眼神空洞地望着诏狱的黑暗角落,心中五味杂陈。
卫青,那是朝堂上的定海神针,多年来南征北战,为大汉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其沉稳的处事风格与卓越的军事才能,一直是霍光极为敬重的。
张骞,开辟西域商路,让大汉的威名远扬四方,他的冒险精神与远见卓识,也令霍光钦佩不已。如今,这两位国之栋梁竟先后离去。
“陈文锦、李向田,你们好狠的心!”
霍光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他深知,这背后必定是那两个奸佞小人在兴风作浪,逼走了卫青和张骞,朝堂之上还有谁能制衡他们?大汉的朝堂怕是要陷入更深的黑暗了。
霍光满心无奈与痛心,他虽深陷诏狱,却心系朝堂。自己一身清白,却遭此大难,如今又听闻两位重臣请辞,他恨不能立刻冲出去,为朝堂力挽狂澜,可却被这枷锁禁锢,动弹不得。
“陛下啊,您为何如此糊涂,听信奸佞之言,让忠良蒙冤,让朝堂陷入如此危局……”
霍光喃喃自语,声音中满是对朝堂局势的担忧,也有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悲叹。
而这样的情况,在大汉个的各处也同样在发生,更多人则是斥责陈文锦和李向田一党的结党营私,逼走了卫青和张骞。
至于天子刘据,最多便是说些被奸臣蒙蔽等等。
毕竟刘据登基原来的功绩和影响力摆在那里,饶是现在连汉武帝真正回来了,也远远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