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助理笑眯眯地进来,冲黄丽招招手。
这可是他们常务未来的姨姐,可得伺候好了。
黄丽发现今天的郑治好像特别友好,言语之间让她如沐春风,倍感亲切。
黄丽一头雾水来,满心欢喜地走,走前邀请郑治去家里吃饭。
本来只是客套话,哪知郑治居然答应了,他说:“这周我有事,下周吧,到时候我提前联系林老师。”
黄丽:!
黄丽游魂一般回到十字街,确定好门面位置,和郑如意商谈好租金,又约定好签约时间,她都没回过来神。
黄丽去办公大楼那会儿,郑如意就和黄母一起回了杏花巷。
回到家给明月把了尿,又喝了奶,她就睡着了。
郑如意看着睡着的明月,心里特别开心,脸上浮现一层母性的光辉。
黄母忽然有一种直觉,她觉得郑如意应该怀孕了。
不过,她跟郑如意并不熟悉,再加上身份悬殊,她也就没提这事儿。
小唐送黄丽回来,又把后备箱里的婴儿车提出来,这才接郑如意走。
黄丽觉得郑治和郑如意的态度都很奇怪。
虽然以前态度也很好,可是终究带着点子上位者的疏离;而这两次接触,却像是家人般温馨。
黄母喊了黄丽两声,她都没反应,于是便轻拍她一下,笑着打趣道:“你这是欢喜傻了?”
黄丽直愣愣地看着她,说道:“妈,你不觉得郑家对我们的态度挺……不一般吗?”
不一般?
黄母原本笑着的脸也凝重了,她仔细想了想,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儿。
不过自家就是平头百姓,也没什么利可图,倒也不用担心那么多。
黄丽的眼神飘到黄蓉的房间,灵光一闪,只觉得有什么东西从大脑皮质层滑过。
她越是努力想就越想不出来,冥思苦想了半天还是放弃了。
罢了,真相终有大白那一天,等到那天再说吧!
林宏明回来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身上一股烟味儿。
他没进卧室,而是站在屋外探头探脑的看,发现明玉和明月已经睡觉了,提着桶就去洗澡。
洗完澡,又顺手把衣服扔进洗衣机里洗好,林宏明才蹑手蹑脚地爬上床。
黄丽有些不满:“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还一身烟味儿?”
林宏明的疲惫顿时一扫而光,两眼亮晶晶地看着黄丽:“我们单位走了几个资深教师,编制一下子就空出来了。”
“下一次分配还要半年后,于是教育局经过上级同意后决定从乡镇中学抽调优秀教师来。”
几乎是瞬间,黄丽就明白了林宏明兴奋的原因了,“阿陈有机会了?”
他眼中盛满柔情,抓住她的手就亲一口,“知我者莫过我妻也,你猜对了,这个权利教育局下发到了学校,学校给了我一个名额。”
黄丽也高兴起来了,“你把这个名额给了阿陈?”
黄丽前几天给田梦打电话聊天,她说等她妈过完五十大寿就搬到县城来住。
这下,阿陈也到了县城,夫妻也不用异地,真好。
然而,学校的编制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岗位都有其特定的人员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县城中学需要人手,便从乡镇中学进行抽调。
如此一来,乡镇中学原本就紧张的师资力量便会进一步短缺,那这些空缺该如何填补呢?
林宏明看出了她心中的疑虑,并主动开口解释道:“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乡镇中学所缺失的人员可以从小镇所属的各所小学里进行抽调。
“而镇上的小学若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则可从下面各个村庄的小学中进行选拔。”
听到这里,她不禁皱起眉头问道:“那村里的小学又该去哪里寻找合适的教师来补充师资队伍呢?”
“可是村小的老师本来就少,再这么一抽调,村小的教育质量不就完了?”
林宏明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可是村里的小学条件艰苦,很难吸引到具备专业资质的人才。所以通常情况下,只能从社会上招募一些代课老师来暂时填补空缺。”
她担忧地说道:“可是这样做真的可行吗?要知道村小的老师数量本来就少,再经过这一轮的抽调之后,村小的教育质量恐怕会受到严重影响吧!”
毕竟教书育人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起码得拥有初中以上学历才行。
就说林家村,初中学历的人本就不多,况且代课老师的工资待遇往往只有正式在编教师的三分之一左右,收入微薄,根本无法吸引年轻人投身其中。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对明欢心生敬佩之情。
林家村小学的老师们就如同田里的麦子一般,每年都会更换一批新面孔。
在如此不稳定的教学环境下,明欢居然还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得不说是天赋异禀、天资聪颖啊!
林宏明沉默半晌才回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要想发展,总要牺牲一批人。”
黄丽忽然想起田小红说要到镇上买房子的事儿,自言自语道:“之前大嫂说想到镇上买房子,把明欢和明扬转到镇上念书,也不也不知道这事儿办成了没?”
林宏明有些诧异,这事儿他还真不知道。
“我明天给大哥打个电话问问吧,重视孩子的教育是好事儿,咱们也得支持。”
黄丽轻声说道:“大哥要是手头不宽裕,咱们就借给他们吧。你拿回来那三千块钱我还没动。”
林宏明的手停顿了一下,随即又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背,无声地表示他的感激。
黄丽想起吴忧今天说的话,有些担忧:“我今天去医院……”
“你去医院?你哪里不舒服?”林宏明的声音陡然拔高,差点把明月给吵醒了。
黄丽连忙捂住他的嘴巴,哭笑不得地说道:“我没事,我是去给大嫂送鸡汤。”
林宏明那颗突突跳的心这才落下来。
“大嫂说她们医院也走了不少医生,医院可是治病救人的地方。”
这个年头的人基本不上医院,小病靠扛,扛不住了才找赤脚医生抓两副草药喝,需要送医院的通常是会死人的大病。
“卫健局肯定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或许像顺子这样有医术的医生也能够破格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