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回想自己在造反前的岁月,仅与孙晗见过一面。
那时齐云不过二十七虽,还只是他父亲手下的一个杂牌将军,因为思亲跟随父亲回京述职。当时的乾颍帝为了表彰齐云父亲在边疆抵御外族的巨大成就,举办了一个宴会,齐云就在那与孙晗见了一面。
那时候,齐云被叫做小齐将军,那时他还稚嫩,为这个将军的称呼,端的是意气风发,行走间虎虎生威。在宴会上,乾颍帝见齐云英姿飒爽,便让小齐将军上场表演一段枪法。那时的小齐将军还不懂藏拙与谦虚,拿着枪就在舞台中虎虎生威,气势凌然的表演了一段。乾颍帝看的开心,又叫孙晗上前表演了一段。孙晗只是个渔夫出身,舞的自然不如天浒帝那样好看,但身姿矫健,出剑有力,也赢得了满堂喝彩。
两人同台竞技,自然得比划两下。齐云少年意气,出招自是全力以赴。孙晗小心谨慎,出招只是点到即止。两人不过走了十几招,齐云便将孙晗的剑打落在地。孙晗的武器落地后,孙晗倒退一步,直接的认输了,脸上也不见尴尬的神色,反而满是对齐云的欣赏。
与之相较,比武时将剑打落的齐云便显得过于咄咄逼人。好在齐云也很快收枪,大喝:“承让了。”
宴会结束后回到齐府,老齐将军把齐云带入祠堂狠狠的教训了齐云一顿,责怪他在宴会上表现太过,必定会引起乾颍帝的不满。
齐云自是不服,反驳道:“我在边关时,您可不是这么说的。”
老齐将军气的一个倒仰,举起棍子又抽了齐云一顿,“在边关和在京都一样吗?在边关,我们是将军,要让手下畏惧我们。在京都,我们是臣子,自然得谦虚谨慎。”
齐云的眉毛倒扬,心里还是不服。
老齐将军看他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便知他是入耳不入心。又狠狠的抽了齐云一棍,真是叹他年轻气盛,行事荒唐。“今夜你就留在祠堂内反省,明日一早就去孙将军府邸赔罪。”
即使老齐将军不说,齐云也是要去找孙将军赔罪的。在比武时,他是激进了。齐云犟着不肯认错,也是不服老齐将军在朝堂的笑面迎人,不服朝堂的溜须拍马。父亲强硬豪爽的形象坍塌,齐云一时难以接受。齐云心想,在祠堂跪一夜也好,他也需要思考京都和边关的不同。
第二天一早,齐云就去了孙府,带着他从库房内拿的一把灵霜剑。因为昨日孙晗比武时,就用的剑。
孙府的管家把齐云带到了家中的练武场,孙晗正在练武。孙晗手里握着的不是昨天在宫里比试用的剑,而是让齐云没想到的刀。孙晗练完最后几招,把刀放好,朝齐云走来。
齐云好奇地问:“你怎么在练刀?”
孙晗笑道:“打海寇还是刀比较好用。”
齐云暗想,孙将军的刀法比他的剑法好得多,看来昨日也不是真心与我比拼。“我昨日行为无状,还请将军原谅。”
孙晗倒是大度,“小齐将军枪法高超,是孙某技不如人,小齐将军何罪之有。小齐将军若是有空,不如指点孙某几招。”
齐云自然不感应,“孙将军谬赞了,孙将军若是用刀,在下本不是对手的。”
孙晗笑了,“小齐将军谦虚了。”
两人又接着聊了几句,孙晗的态度诚恳,言辞真切,齐云心里真起了与之相交的念头。
可惜的是,边关突发战乱,小齐将军跟着老齐将军急急赶回边关,相交的想法也就不了了之了。
作者有话要说:啊,真希望自己能日更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