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书翻了一下食盒,只见食盒下面,还有一盒点心。
温书想了想,便亲自披上了披风,将点心送到了曹朔屋内。
曹朔彼时正在休息,温书没能亲自见到,便让仲然将点心送进去,还特意叮嘱,这是在荀大夫府上拿过来的。
此言,唯有一个意思。
当年,易先生是荀大夫举荐给曹朔的。还望曹朔,能看在易先生的面上,饶恕荀启一命。
温书能做的有限,如今,只盼着曹朔心软,哪怕,放荀大人归乡,也好……
只是,温书送完点心之后,曹朔那边没有任何的动静。
温书到底没能沉住气,次日一早去找了仲然……
仲然似乎早就明白了温书的来意,笑着道:“那点心老爷吃了,只说味道不错。只是,不能与曹夫人的手艺相较。”
温书面色微白,又问道:“除此之外,老爷什么都没说嘛?”
仲然笑着摇了摇头。
温书见曹朔没有召见他的意思,便已起身告退。
而温书走后,仲然回去复命,曹朔长叹了一口气,似在喃喃自语道:“这么多年,温书除了永寰,没有任何人放在心上。当年孤要杀华先生,荀启和永思亲自上门,都只能让他勉强出来,这番,若非真是心急,他也不会如此。”
仲然一怔,没有多话。
老爷的心思,仲然从来不肯妄自揣测。
想及此,曹朔轻撇了一眼桌角的江北的地图,突然道:“仲然,你派人去荀府,就说他不来铜雀台可以,年初,孤要南征孙权,他,必得同去。”
仲然一怔,垂首称是。
彼时,曹朔未有杀荀启之心,只是想着,这老匹夫应该早些回头,不要再违拗他便好。
------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朔亲率四十万大军,南征孙贼。
此番,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曹朔亲自带上了荀启荀大夫随军。
这么多年,荀启随军次数着实有限,大部分时间,曹朔都命他镇守许城,远在千里之外,为他出谋划策。
此番,让荀启随军,曹朔更是奉天子诏,封荀启为侍中、光禄大夫,参丞相军事。
次月,曹朔军至濡须,荀启因病留在寿县,重疾未愈,殁,终年五十岁。
消息传回许城之时,温书正与曹墨下棋。
当伯睿将荀大夫儿子的字条送到温书手中之时,温书闭上了眼睛,浑身上下颤抖不已。
曹墨认识温书多年,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温书痛哭流涕……
那字条,曹墨没有去看,他转而看向伯睿的时候,伯睿也只道:“荀大人行军途中,突染恶疾,去世了……”
曹墨微怔,摆摆手示意伯睿退下。
待房中无人,曹墨才哑声道:“你是怀疑,父亲动的手?”
温书再也无心棋局,手中黑子已然放回,随后摇头道:“是病死,还是人为,都不重要了,我早已算出荀大人的命数,多番劝告,他不肯听。我只是想到,幼年初见荀大夫之时,他是何等的英姿勃发,如今想来,让人唏嘘不已……”
曹墨怔了怔,没有吭声。如今,曹墨终日恍惚,饮酒作乐。
自打娶妻之后,他便再也没有见过益梦。而益梦,终日被关在院子里,偶逢年节,曹夫人才会开恩,让她见曹烈一面。
说来,可能是因为孩子自小不在益梦身边,所以曹烈与益梦也不太亲热,反倒是每每见到益梦憔悴苍白的面孔,都要吓得大哭……
说来,当年曹墨与荀大夫,也算投缘。华先生死的时候,曹墨与荀大人还曾亲自上门求温书出面。
世事无常,谁也不曾想到,荀大夫就这样去了……
曹墨如今,连自己都顾不上,哪里还能顾得上旁人?
故而,曹墨也只好道:“人死如灯灭,谁都有这一遭。既然荀大人已经走了,你也不必过于伤心。”
曹墨,反倒是反过来安慰温书了……
温书得到消息那一日,许城下起了瓢泼大雨,整整一夜未停。
曹朔眼下还在外出征,荀大夫的死讯传来,是温书和曹为亲自入门吊唁。
荀启头七的祭礼之日,温书和曹为刚刚入府,便从前线传来急报……
曹朔意欲将荀启两子亲送前线重用……
※※※※※※※※※※※※※※※※※※※※
今天还有V章留言的小宝宝嘛,发新年红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