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说着说着,说话都带了颤音。
毕竟先皇后孟氏死的有些凄惨,而如今有人穿着她的衣服,招摇过市,的确有些可怖。
再仔细去看崔氏的面容,便觉得更加阴森了……
一时间,大殿内议论纷纷,不少夫人,已经吓得惨白了脸色。
曹朔见状,脸色更加难看了,他一边指着崔氏一边道:“孤王早就说过,不许穿着华丽,曹墨之前当孤王的话是耳旁风,怎么连你也是吗?”
崔氏一愣,起身垂首行礼,默然不语。
她压根,就没有要求饶的意思。
而曹墨倒是先行起身道:“父王,细君她身子骨一向弱,不出来走动,加之,人又有些疯疯癫癫的,说来也怪儿子之前从未告诉过她这个禁令,请父王恕罪。”
魏王后眼神一凛,似乎对曹墨出来为崔氏求情十分不满。
席间,有些从前是崔家的门生,已然开口道:“魏王,侯夫人想必也是多日不曾出门,懈怠了,还望您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曹朔脸色凛然,并未开口,而是摆摆手,示意酒宴继续。
这一场夜宴,因为崔氏之故,倒是少了几分色彩,多了几分诡异。
就连温书偶然之间,都去撇了一眼那崔氏,她不仅没有慌乱之意,偶然嘴角,似乎还露出一丝得逞的笑意。
这个女人,到底想要做什么?
特意穿出这样一身衣服,给大家找不痛快?
曹朔借着醒酒之势,特意对着温书摆了摆手。
温书见状,连忙起身。
曹朔将温书引到后殿,冲着温书道:“崔氏与吾儿曹墨夫妻多年,方才席间你也看到了,纵然这两个人没什么情分,可是曹墨心慈,也要替那罪女求情。孤王思索良久,觉得你与永思关系最好,你去办这件事,孤王才能放心。”
说着,曹朔将一个小瓶子放到了温书手中。
温书立马会意,这是剧毒,想必,曹朔已有杀崔氏之心了……
温书知道崔氏命数将近,只是没有想到,执行这件事的人,竟然是他自己。
曹朔倒是看见了温书那难言的表情,曹朔微微蹙眉,轻柔的问了一句,“可是为难了?”
温书微一挑眉,自然是为难!
只不过,曹朔的话对,若是派了旁人去,定然也不妥。万一曹墨又发起疯来,也不好对付。
曹墨自从上一次被曹朔惩罚,父子间,已经好久都未曾说话了。
如今,曹朔虽然不再重用曹墨,到底还是心疼这个儿子的。
温书深吸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温书领命。”
曹朔也知道温书的为难,他拍了拍温书的肩膀,劝诫道:“好孩子,委屈你了。你无需担心,孤王会派人陪着你去。永寰还要忙着善后,恐怕是不能陪你去了,这一次,你得独自完成这件事,若中途有任何为难,你可派人来告诉孤王,孤王会替你解决。”
温书微微点头,随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倒是不难办,只是于情,有些为难。劝诫三公子的事,温书会与他说明。”
曹朔微微点头,从后殿的案桌之中,找到了一本名册。
这名册,记载着当年孟氏皇后一案的同党。
其中,就有曹墨之妻崔氏。
当时,曹朔处置了其他人,就已经原谅了崔氏一次。
这一番,曹朔将这名册交到了温书手中,其意,倒不是为了让崔氏死的明白,大抵也是给曹墨看的。
温书了然,接过名册之后,点头道:“魏王放心,温书定然不负重托。”
曹朔拍了拍温书的肩膀,“去吧,若是那崔氏死前还同你说了什么,若是有紧要的,你再来跟孤王说说。你且告诉她,崔氏一门,还有活着的人,孤皆厚待之,她若是不想连累他们,便将该说的,都说个干净。”
温书垂首应道:“温书明白。”
温书回到大殿之时,曹墨已然带着崔氏出了宫。
温书也没有回席,他在伯睿耳边悄声说了句什么,便带着曹朔的人,出了府……
※※※※※※※※※※※※※※※※※※※※
《魏晋世语》记载,崔氏的衣装过于华美,曹操登台看到后,认为她违反了穿着华丽的禁令,回家后崔氏就被赐死了。
自然,《魏晋世语》也不能全然当做正史来看,就像《三国演义》有些时间线与《三国志》都不对上。这也正常,毕竟《三国演义》虽然是名著,可也是,是文学作品,不能全然当正史。
我在写时间线的时候,所有的皆按照人物生卒年份去写。当然,这个崔氏的出生年份不祥,我想着,应该跟曹植的年纪差不多。就随便安了一个她的年纪。益梦这个人物完全是杜撰的。(如果你们看的时候,忘了大家的年纪,我给你们在作话里贴一份,也是可以的。)
大家其实也不用刻意对号入座,就当此文全然是架空三国之外的时空,也不影响。
崔氏之死这里,我给改动了一下,我当时的想法是,曹操不过是借个由头,直接处死了她。毕竟曹老板看她伯父崔琰就不顺眼了,怎么可能留下她?
其余关于死去的皇后与崔氏的情节,纯属作者杜撰,大家看个乐呵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