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36章 曹军万急(1 / 2)

此等身后大事, 曹朔没有交代曹为去做。

只因易先生与曹朔之间的那一段,曹朔仅说给温书一人听过。自然, 这里面还有旁的原因。

曹朔将手中的玉佩,缓缓放入了温书的手中,眸中闪烁的泪光,几乎迷了温书的眼。

温书握紧了玉佩,伏首跪在曹朔跟前, “魏王放心,温书定然不负所望。”

曹朔闻言,这才稍稍安心。

他没有告诉温书,这些日子, 他头风之症越发厉害, 孙先生说, 眼下除了用华先生留下来的止痛药缓解, 别无他法。

何况头风之症困扰曹朔多年, 如今越发入骨,恐怕难以解救。止痛药只能缓解一时的疼痛,并不能去除病患。

曹朔午夜梦回之际, 也曾经后悔没听荀启当日所言, 放那华先生一马。

不过,曹朔再一想,就算是那华先生如今在世, 以他那孤傲的脾气, 也未必愿意臣服曹朔, 甘心为曹朔医治。

曹朔每每想起,皆不由得想到温书常挂在嘴边的那一句话,命数难为。

越是到这种时候,他便越发的怀念易先生。这么多年,他帐下谋士众多,诸如贾先生,荀启,甚至是司马宣,各个都是奇才大才。

偏偏,唯有易奇,唯有他,是真真正正为了曹朔肝脑涂地,不求回报。

曹朔总是在想,若是易先生还活着,他当年何惧江东周郎?又何惧蜀中卧龙?

交代完温书这最重要的一件事,曹朔终于摆摆手,让温书退下休息。

这两年,温书也越发的虚弱了。孙先生当日的话,曹朔记忆犹新,之前曹朔每每劝诫曹为应再娶两房夫人,传宗接代要紧,奈何曹为何事都听曹朔的,偏偏遇到这样的事,主意正的很。

直到那一日,曹朔听到孙先生的话,才微微恍然,觉得儿孙之事,不管也罢。何况,曹烈虽然没有曹灵幼年之才,不过他稳重实诚,诗书上也不弱于诸世家子弟。

曹朔已然将身后事托付给曹为,至于曹为的身后事,曹朔每每想起,便觉得应该让曹为自己去操心。

故而,也不再去管,尤其是午夜梦回之时,想起从前奉贞还在的时候,曹朔便越发不忍让曹为纳妾。

罢了罢了,曹朔每每想起,便觉得虽然益梦与曹墨行不义之事,不过还好,还给曹为留下了曹烈这么个儿子,不至于让曹为膝下无子。

---

建安二十三年九月,曹威北征大胜,收服鲜卑之地,并生擒其首领,随后,带兵前往长安支援后方。

本来曹朔与蜀军相执于汉中,没捞到好处不说,平白耗钱粮,且各处属地虽还在曹朔手中,可眼下已是强弩之末。

曹威大胜,一战成名,威震四海。

这一战,相持数月不止。

建安二十三年的除夕之夜,温书亦陪曹朔,在汉中度过。

这是唯一一个,永寰不在身边的除夕,纵然有众位将士相陪,温书却依然觉得孤寂无比。

傍晚无月,天色阴沉,似有暴雨来袭之兆。温书穿着黑色貂裘大氅,站在冷风之中,望着天上乌云蔽月的天色,默然无言。

闻有脚步声,温书骤然回头,看见司马宣一身藏蓝色织金锦皮袄,斯文优雅的缓缓行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司马宣还一如当年一般气宇轩昂,双鬓没有一丝白发,即便已是不惑之年,却依然风流倜傥,保养得宜。

温书深吸了一口气,对他倒没有旁的情绪,只是淡淡道:“今夜是除夕,你本该同诸位将军一同饮酒,为何出来吹风?”

司马宣顺着温书方才注视的地方望了过去,除了漫天黑压压的,竟什么也看不到。

“那温香侯,又何故在此啊?”司马宣微微一笑,轻声问道。

温书长吁了一口气,寻个石块坐了下来,随后轻笑了一声,淡淡道:“许是水土不服,住的不惯吧。”

司马宣轻呵了一声,道:“应该是想念世子殿下,所以顿觉惆怅吧?你在世子身边多年,分离这么久,想来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温书不言,似乎不想与司马宣讨论这个问题。

司马宣也不在意,反而是看向了温书腰间的玉佩,黑蓝相间,极为普通。

司马宣见状,反倒是笑道:“吾儿最喜欢玉石一类的东西,我向他讨要了许久,他都没给,反倒是给了你。”

温书这才意识到,司马宣在说他腰间的玉佩。随后,温书亦是笑道:“你乃长寿之命,不似温书命薄,自然无需这些保命之物。”

温书说的极其郑重,而司马宣却是怔忪许久,想来,应该是司马照从未与他提过这玉佩的用处。

见司马宣的表情,温书也微微拧眉,到底也没有继续下去。

夜风越发的凉了,温书想着自己不能在风口处久站,便欲起身告辞。谁知道,司马宣却突然拉住温书的衣袖,问道:“你说,若是你哪一日走了,世子殿下会不会看到我的情意?”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