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来,司马宣对曹家而言,可是有大用处的。曹为轻易也不会动司马宣。
可旁的也便罢了,温书是曹为的逆鳞。
温书走了,曹为跟疯了一般。若非满朝文武拦着,恐怕那一日,曹为真的会杀了司马宣,毫不留情!
可怜他在曹为身边,忠心不二,做了那么多事。可是在曹为眼里,他连温书的手指头都算不上。
司马宣从那一日起,便精神恍惚。后来,温书的魂灵再现,每日去府内折腾他的时候,司马宣更是一度想要轻生。
好在,司马照一直陪着他,陪他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期。
好在,温书也不会一直都折磨他,他早晚都会离去。
温书死后,曹为性情大变,他更加独断专行,更处处猜忌他。司马宣自知有愧,只得尽力弥补。
温书到底不在了,那个时候,司马宣一直以为,只要他好好的,从此韬光养晦,为曹为立下功劳,早晚有一天,曹为会看到他的。
可惜,司马宣终究还是没能等到那一日。
曹为因思成疾,病入膏肓。
等到司马宣知道消息的时候,曹为已然躺在了龙榻之上,奄奄一息。
他再也不是司马宣印象中那个神采英拔的少年,他才刚过不惑,却已这般苍老。
司马宣跪伏在地,悲痛欲绝,哭的泣不成声。
温书生前曾断言,司马宣必然会夺曹氏江山。这一点,曹为知晓,司马宣更知晓。
如今曹为弥留之际,心心念念惦记的唯有曹烈!
曹烈是曹为心尖上的孩子,这么多年,他悉心教导,爱护有加。
司马宣想,那一天,大概是曹为这一生,唯一留给他的温柔。
曹为极其和善的将司马宣叫到了跟前,冲着司马宣轻声开口:“无为,朕时日无多了……”
曹为已经许久,都不唤司马宣无为了……
乍一听到,却恍如隔世。
司马宣扶着曹为起身,而曹为却拽紧了司马宣的衣袖,一字一顿的叮嘱道:“朕一直压制你,怨着你,即便你一直忠心,朕却始终记恨着你。可是临了了,朕唯有你一人可托付。无为,你可愿意好好辅佐烈儿?”
司马宣泣下如雨,并未吭声。
曹为虚弱至极,他殷切的望着司马宣,凄声道:“朕唯有这一丝血脉,朕知道,你害了这孩子的母亲。不过你放心,这件事,朕会带入地下,烈儿这一生,也不会知晓。朕知道,你有野心,可是朕唯有此愿,朕希望你好好辅佐曹烈,忠心于他,不要背弃他,你若不答应,朕九泉之下,也不会安宁。”
曹为是料定了司马宣一定会答应的,而司马宣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曹为一口血吐了司马宣一身,他就要不行了,司马宣这才俯身跪地,承诺道:“臣答应陛下,会辅佐幼主,绝无二心!”
曹为这才松了口气,他摆摆手示意司马宣离开。
可司马宣不肯!
若非飞昂拽着司马宣,司马宣更是快要扑到曹为身上。
奈何,司马宣刚走到正殿门口,便传来陛下崩逝的消息。
司马宣跪地不起,崩溃大哭。
旁人都觉他这是做戏,唯有司马宣自己明白,他的心,已经死了……
那一刻,他仿佛终于明白曹为,为何会相思成疾。
原来心爱的人离去,是这般痛苦悲拗之事。
曹烈登基之后,按照曹为生前遗言,不树不坟,由曹为起,不添任何陪葬之物,简简单单下葬即可。
人都死了,司马宣便没有再争,他更没有拦着让温书和曹为合葬。
或许,曹为死后,司马宣才终于明白,什么叫做成全。
之后数十年,司马宣果然验证了温书生前所言,他是长寿之命,一生无病无灾,身体极好。
嘉平三年六月,司马宣病重,司马照在床前照顾,他眼眶发热,紧握着司马宣的手,想要问他有何遗言。
司马宣笑着摆了摆手,只轻声说道:“我好后悔,当年,若是让那温书再活几日,是不是曹为便不会那么早就离开?”
彼时,距离曹为身故已有二十五年之久。这些年,司马宣一句都不再提曹为,司马照本以为他已经忘了。
奈何,司马宣临死,皆铭刻于心。
“我爱他一世,到头来却发觉,唯自欢心罢了。”
司马照垂首抽泣,不忍道:“父亲,是儿子的错,若非儿子当年没有提出那等主意,您也不会……”
司马宣笑着摆了摆手,冲着司马照道:“好孩子,不怪你。言儿也是个好孩子,你有自己的孩子,你以后要好好的。父亲只能陪你到这里了……”
司马照泪流不止,趴在司马宣床前,抓着司马宣的手猛然摇头。
司马宣气息奄奄,终究还是道:“我死后,如魏文帝一般,不树不坟,更不许妻妾死后与我合葬。我就葬在他们旁边,他们即便是死,也不许摆脱我。”
---
嘉平三年八月,司马宣病逝于洛阳,终年七十三岁。
※※※※※※※※※※※※※※※※※※※※
这块格外多做一番解释,即便我知道很多小伙伴比我更懂三国故事。
首先,曹丕的确是不树不坟。他一直提倡节俭、薄葬,更下诏禁止厚葬、淫祀。这是有史可依的。
曹丕是简殡薄葬的倡导者、实行者。他的父亲曹操就倡导薄葬,死后葬礼就很简单,墓内“无藏金玉珍宝”。
而司马懿受了曹操曹丕父子影响,他生前就效法曹丕预作《终制》的办法立下了遗嘱,死后在首阳山土葬,不坟不树,不设明器,妻妾后终者不得合葬。
作者当时看到了这个地方,颇有感慨。故有此想法,将它引用在文中。
不过,本故事纯属虚构,不可当真!
------
感谢小天使“_本攻”,灌溉营养液 +10
感谢小天使“”,灌溉营养液 +10
感谢小天使“柠檬很萌了”,灌溉营养液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