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46章 大昌新朝3(2 / 2)

也有可能像后世的老鹰国一样,靠称霸全球,靠吸全球血,来维持自己统治阶层腐朽的生活。

说不定可以直接把在澳洲和北美的肥沃土地把华夏子民迁一部分过去,这样也能相对延长大夏朝的寿命。

只要跳出旧有的思维限制,想一想还是有多种可能性的。

张伟还来不及和大昌帝去商量这个事。

第二天内阁首相王楠就召集了全体内阁会议。

会议的主旨很简单,就是大昌元年的财政预算缺口怎么办

很明显,大昌帝登基发出田赋减半的诏书,新地收买人心的措事,不可能出尔反尔。

那么按照今年的收入来说,明年至少有两千四百万银子的财政缺口。

目前国库的存银九百万两,陛下答应从少府补贴三百万两,那么明年整个预算还有将近一千两百万两的缺口。

大家都商讨商讨,怎么办吧?”

虽然说向守辉是财相,但是整个朝廷的财政大计是内阁全体的责任,自然不可能让向守辉一个人承担这个责任。

大家想了一圈办法之后,发现只有张伟之前讲的缩减宗室赡养费用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节约出来的那一点银子对明年的亏空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大家都一筹莫展之际,

吏部左侍郎洪涛说:"这得罪人的事还是我来说吧。

既然明年朝廷的财政有困难,那么朝廷所有的官吏应该同甘共苦。

我建议明年所有官员的薪水都自愿奉献的一成捐赠给国库。”

让官员捐俸禄,这是国库缺钱时的传统技能。

一般的官员还不得不捐,因为有无数的说辞来强迫你。

洪涛的话说完,首相王楠立刻带头自愿捐赠明年俸禄的两成给国库。

当然,王楠还不忘强调:“不能强迫官吏捐赠,一定要是自愿。”

有了王楠的带头,张伟等人紧随其后,大都也"自愿"赚赠了一成或者一成半的明年俸禄。

接下来内阁大佬都带头"自愿”捐了这么多俸禄,其多官员肯定也要“自愿"捐一点。

但是对于中低级官员和吏员来说,他们薪水本来就不算丰厚。

再让他们捐出薪水来,简直是要人命,但是形势所迫估计或多或少都会捐一点。

还好,大昌帝只减免了一年的五成田赋,不然简直就要官不聊生了。

张伟是挺不看好这个举动的,不过能捐一点是一点吧,估计也能够解决三四百万的国库缺口。

按照去年所有官吏的俸禄支出,如果所有人都捐出一成俸禄,大概能有五百多万两的银子。

但是很多油水不够的底层小官小吏,估计怎么也是捐不出来银子的。

财相向守辉:"既然我们官员都已经慷慨解囊,自愿为国库效力了。

那么天下的商贾是不是也应该主动报效一下,为国库亏空出一份力?

这样我提议把明年的商税和关税临时提高半成,差不多就有了四百万两银子的进项。”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