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在灾变中趁机捞取的银钱,充公给当地官府当救灾款就好了吗。”
谷少海:\"这是何道理?孔家人联合贪官们侵吞了济宁府七成的赈灾口粮,虽然大头都归了当代衍圣公和孔家族老们。
但是孔家所有的男丁,都分到了一定的赈灾粮。
难道这些孔家人犯罪就不追究吗?\"
王楠:“谷副相,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把孔圣人的嫡系后人都杀光?你要置孔圣于何地?”
看到内阁首相和副相因为对孔家处置意见的争议差点吵起来。
大昌帝忙出面调解说:\"好了,好了。两位爱卿不必吵了。
说完他把眼光看向张伟说:“张先生,你是朝廷礼部尚书,大宗伯。
对孔家的处置牵涉到朝廷的礼仪制度。你作为大宗伯,你来说说应该怎么办?\"
大昌帝开口问了,张伟正好趁机表明自己对孔子及其后人的态度。
他缓缓的开口道:\"孔家之罪之恶,当然要惩治。
并且孔家衍圣公这支后人并不能代表孔圣。
孔圣的学说,是我儒家的根本。
我们自然要尊孔祭孔,各项礼仪也不容在轻慢,但是孔圣不一定要这些无德的后人来祭祀。
臣的意见,这次济宁孔氏趁洪灾侵吞救灾粮,导致近千名灾民饿死,罪责极大。
应当剥夺所有参与人祭祀孔圣的资格。
其衍圣公的爵位也应当废除。
从此以后祭祀孔夫子的责任,应当由济宁和曲阜两级衙门联合承担。\"
一句话总结张伟的意思就是:“尊孔子而不尊孔氏后裔。\"
”对于参与暴动的灾民,那些参与了围攻济宁府和杀害衍圣公的头目,当然是要处以极刑。
不过,对于被裹挟的普通灾民而言,他们本来就是无辜的。
臣以为只要这些人没有做出什么大的恶行,就应当无罪释放。”
张伟这话说的有理有据,把一件事都一分为二的区分开来。
有错的都要接受处罚,没有犯实际错误的都免于被国法惩罚。
张伟说完之后,副相郭义正马上出列道:“大宗伯张阁老,说的是正理。
我等儒生崇敬的是孔圣人和孔圣人“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理念。
至于所谓的孔圣后裔。
经过这一千多年的朝代轮换,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孔圣人的后裔。
就算真是孔圣的嫡系后裔。
孔子曰:“君子之泽,九世而斩,如今早已经过了九世,他们早已经不再能享受特权了。\"
在副相郭义正的心中,
一群不知道和孔圣隔了多少代血脉的所谓后裔。
竟然敢利用天灾侵吞灾粮灾款,真是死不足惜,整个孔家族人都是罪无可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