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58章 都是钱惹的祸6(1 / 2)

张伟回复大昌帝说:"这主意虽然是向阁老提出来的,但臣也是比较赞同的。“

张伟劝说大昌帝道:

"陛下,臣觉得这个借款合同少府是可以签的。

少府的银子存在库房里,如果不借出去周转也是这样浪费了,不如借给户部周转。

这样一年就有二十四万两的纯利息。

并且户部是用国库收入来做抵押,陛下也不怕收不回借款。"

大昌帝无奈的说道:"要是别人借,朕绝对不担心收不回。

但是你们内阁在少府面前,可是真的没有多少信誉。

你们这帮文臣对少府的钱向来都是能拖就拖,能赖就赖。"

张伟:“这次不一样,这次是正儿八经有借贷合同。

到时候财相向阁老会代表朝廷盖上他的印章和户部大印,并且还会亲自签字。

臣等内阁所有成员也会同时签字确认此事。

并且这皇夏票行里面的银子,又不都是少府的。

还有很多是商户存在里面的银子呢,朝廷怎么会赖这个账呢。”

大昌帝:”朕信不过其他人,朕只问你张先生,你确认内阁会还钱吗?”

张伟肯定地说:"肯定会还钱,朝廷是讲信誉的,当然不会欠为了这点银子,颜面都不要了。

更何况后续朝廷遇到问题,可能还要找票号借钱,怎么会把自己的信誉败坏掉?”

大昌帝道:"既然张先生说朝廷一定会还款,那么朕暂且相信你。

这三百万两的银子借款朕批准了。”

大昌帝说:"听说你们内阁也去找九州票行借款了。利率也是八个点吗?

怎么样,借到没有?"

张伟:“这些事都是户部的人在安排,臣没有参与。

不过看这几天向阁老的脸色,想必谈判应该还是挺顺利的。”

大昌帝道:“如此一来,内阁一下子就借到了六百万两银子。

朕还听说先生提议的那个边科光报名费就能收个三五百万两银子?

这样一算下来,内阁一下变得可就有钱了。”

张伟:“内阁也是为了未雨绸缪,多准备一些银子,省的到时候出现任何意外,国库里没有银子应急。"

大昌帝:“国库里多准备些银子,朕是高兴的。

只是这“边科”让只有秀才甚至是童生功名的人,就可以通过考试去做官。

这是不是有损朝廷的尊严,并且有买官卖官之嫌?”

这个理由尽管张伟已经解释过很多遍了,但他还是耐心的向大昌帝说:"陛下,这“边科”要求的前提条件,想必陛下都看了。

臣提出这个“边科”的建议,真是出自一片赤诚。

不单为了解决国库的银钱短缺,更是为了边陲地区的长治久安 。”

大昌帝道:"可是也有很多人担心这样选出来的人才都是贪财好色的狂徒 。

他们交了钱来做官,到任之后可能只顾自己怎么捞钱,根本不会用心去管理地方。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