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两人毕竟曾经是同学,张伟不会受他的大礼。
张伟扶起正在行礼的曾大海说:";曾兄你可折煞我了,都是老同学,怎么行此大礼?";
曾大海不仅对张伟谦卑,见了李玉清和邹标,也是恭敬有加。
看到如此卑微恭谦的曾大海,张伟有点理解了为什么刚才曾大海没有进长湘书院陪自己,而是要等在这里。
原来是邹标和李玉清这样的官绅不屑于和身为商人的曾大海一起游书院。
更怕他的商人身份坏了身为礼部尚书\/内阁阁老张伟的心情。
但三人显然私下又是有一定往来的,这样邹标和李玉清才会劝张伟来到这鸿宾楼。
对于这样的小九九,张伟也不接破。
身份天差地别的几位老同学各怀心事地在鸿宾楼用了一个奢华的午餐。
在餐间,张伟神态自若,偶尔指点一两句江山或回忆几句往事,大家都是拼命的想办法迎合。
邹标和李玉清讲一些当年的往事,提一些自己子侄辈的成就,也引得众人频频举杯。
只有身价最高的商人曾大海却宛如一个攀附权贵的小丑一般,处处迎合着三人。
张伟看到这一幕,其实心里不是特别的高兴。
其实大夏由于不禁工商,商人地位一开始还是比较高的。
随着社会统治的日益稳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壁垒开始显现。
商人对于其他平民和小百姓来说,是高不可攀的富家老爷。
但是在真正掌握权力的官员面前,却宛如奴仆一般。
虽然张伟现在是官僚,并且是官僚中的顶级执政者。
但是他并不希望到最后社会中只有官员为尊,而其他一切阶层皆成为奴仆。
因为这样很容易让其他阶层失去活力,整个社会也会慢慢的腐朽下去。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张伟跟凑过来的曾大海开了几句玩笑,还在众人的惊讶之中主动回敬了对方一杯酒。
张伟的举动让曾大海居然感觉到有点热泪盈眶。
酒足饭饱后的张伟在众人的簇拥下,为曾大海的鸿宾楼提了一副新的店名。
曾大海激动的把新店名裱起来,挂在酒店的正堂之上。
结束的长湘之行后,张伟和自己的护卫队伍汇合,第一时间出发赶往京城。
等张伟十月底赶回京城时,去江西赈灾的谷少海和去河南赈灾的王楠已经提前几天赶回了京城。
但是现在京城的气氛却比较诡异。
对于顺利完成赈灾的谷少海和张伟,迎接他们的都是赞扬与掌声。
但是对于首相王楠来说,回京之后迎接他的却都是不好的消息。
首先是王楠担任山西右参政长子王本乾。
利用自己的权力,把本应该优先调给山西运城府的救灾粮,偷偷先调给了自己的老家山阳晋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