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欣欣本来在一旁正一脸柔和的看着雪柔吃东西的。听她这么问,思绪也回到了半个月前。
原来,当时文熊到了边城,文之远和董欣欣都在城门口迎接了他。
由于文熊这次,主要目的还是带着任命的官员前往接收樊、汇两城,所以他们并没有住在军营,而是就住在了边城。
这几日,这些任命的官员也在边城这学习这北地的风俗习性等,跟着适应适应。
文熊当然是住在了文之远的府上的,他也终于抱上,心心念念的大孙子。实哥儿现在有些认生了,不过可能是血脉亲情,他一点都不讨厌文熊抱他,还乐呵呵的。
之后文熊就开始和文之远聊起了樊城和汇城两城的事情。
“父亲,樊城和汇城,一直以来对大厉都有排斥,前几日番邦军队撤退之后,大厉的驻军顺利的前进到了樊城城门口,但是樊城一直不开城门,恐事情有变。”文之远说道。
文熊想了想:“这事为父也有考虑,此次收城必定不会这么顺利,只是机会难得,从前为父也在边城待过,二十年前也曾与樊城城主,打过几个照面,有几分交情在。”
“他的为人为父知道,不是那种会滥杀无辜之人。此事为父必须得去,就算真有什么,只要城主还是他,生命危险应该是没有的。”
文熊说道:“就是那些官员有些难办。”这些被任命管理樊、汇两城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文官。
“父亲若是一定要去,此事孩儿倒是有计划,这次您带来的官员暂时都先留在边城这里,另从我这的亲信当中,选五人假扮成接任官员,他们熟悉北地这里的事情。”
文之远接着道:“若是无事,便也就罢了,若是有事,到时咱们也好里应外合。”
文熊觉得这计策不错,况且他见过那几个亲信,确实比较像是文官。
所以到了收城那日,文熊带着,五个文官打扮的文之远的亲信,和一百名将士,到了樊城城门口。因为樊、汇两城位置相邻,要去汇城,要先经过樊城。
大厉边城驻军的将领还是文熊的熟人,姓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