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瞠目结舌,有人忍不住问道:“许知青,这大卡车也能私人买吗?”
“以前不行,不过现在可以了,今年国院那边出台了个规定,明确了农民个人或联户可以买机动车船或拖拉机,也就是说,谁都能买车子了。我可以买,你们也是可以的!”
许承安说到这里顿了顿:“不过这规定刚出,卡车和拖拉机都不容易买到,但是慢慢地就好买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多攒点钱,有机会的话也整辆拖拉机或者卡车,目前咱们郭嘉的货运市场很缺运输车,买了运输车一定是能挣钱的!”
许承安也不怕和村民们分享一下致富信息,运输市场到九十年代中期之后才会慢慢饱和起来,村民们和自己形成不了竞争。
更何况自己跑运输挣钱村民们都是能看得出来的,毕竟刚开始发家做的生意就是靠跑运输。
“拖拉机我们倒是有机会买,不过卡车我们哪有条件买啊!”
说这话的是屯里的种耳大户赵跃进,光是上年全家种黑木耳就挣了四千块,所以说话也豪横了。
换成以前,黑土屯的村民都穷得叮当响,别说拖拉机了,买辆自行车都困难。
赵跃进抽了口旱烟,又问道:“许知青,你这辆大卡车得多少钱啊?”
“这辆是解放的新款,上年才出的,柴油版较贵,得五万八,厂子那边没开回来那辆汽油版的便宜,三万八千五就行!”
许承安没提特殊指标的事,就说原价,毕竟这种事不好到处宣扬,就连两个卡车师傅都是不知道的。
如果单位国企计划购车倒是便宜,也就一万多,然而老教授能量再大,也不可能让物资部那边的学生给许承安这个私企按计划购车的价格,能用特殊指标给他省下这么大笔钱就相当不错了。
村民们又是一阵轰动:“这么说来,两辆大卡车不是快十万块了,真贵啊!”
许承安笑道:“去农行贷款买的,自己花了一部分。”
他不想让村民们得知自己钱这么多,虽说以自己在黑土屯的身份和地位,也不至于让人仇富,不过低调点总是好的。
赵大壮关心地道:“许知青,你花这么多钱买卡车,银行的利息又那么高,能挣得回来吗?”
“能!”许承安肯定地道:“改革开放之后市场越来越活跃,商品流通加快,但是货运车辆少,卡车几乎都是单位国企的,市场上非常缺,也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郭嘉才会开放私人购车,但是短时间内货运车辆还是远远没法满足需求的,不愁没货拉没活干!”
八零年代的货运有这么一句话:“不是人找货,而是货找人”,就能看出跑货运的业务量多得有多夸张了。
别看这两辆大卡车花钱不少,然而荷载五吨,实际上能拉个八到十吨,一辆每次的载货量就快相当于自己的那支拖拉机队了。
还有,卡车比拖拉机跑得更快,CA15的极限时速能跑到80,而拖拉机最多也就二三十,日常载货只有二十不到。
当然了,受限于道路状况和载货,CA15跑不到极限时速,不过平均下来三十以上应该是有的,这就是拖拉机的两倍了,一天下来能跑货运的次数又比拖拉机多,所以它能挣到的钱理论上能超出那支拖拉机队不少。
至于在日常使用成本方面,相较拖拉机队队,开短途的话每辆大卡车只需要养一个司机,加个学徒也就两个,油费虽然可观,但也没五辆拖拉机加起来那么多,日常成本无疑更低。
收益更高,成本更低,这就是两辆大卡车的价值。
得到它们,我就相当于手下又多了两支拖拉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