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山王道:“王叔给你提个醒,小心你晋安王叔给你下绊子。”
李景源似笑非笑道:“难道昆州比曹州还不欢迎我?”
穆山王哈哈一笑,道:“岂止是不欢迎,在曹州,有你王叔在,你不会出事。但是去了昆州,说不得有性命危险。”
李景源眼睛一眯,道:“难不成晋安王叔要杀我?”
穆山王说道:“当年若不是二哥差了一点运气,现在坐在龙椅上的就不是你父皇了。你说二哥会不会怨恨,你父皇他是奈何不了。但你,一个小辈,他那些深沉手段,拿捏你还是足够的。”
晋安王李元夔,衡山帝最为骄傲的儿子,武学天赋,心机比衡顺帝更高一筹,是当年威望最高,也是最有机会坐那张龙椅的皇子。
当年衡山帝驾崩,长公主李稚假传圣旨,以边疆告急调走了晋安王,给衡顺帝争取了大量时间在京都周旋施为。
等晋安王知晓前因后果,赶回京都时,一切都晚了。
衡顺帝拿着衡山帝的遗诏得到朝堂百官认可先一步等登基称帝。
晋安王质疑遗诏真伪,跑去跪求宫内那位老祖宗主持公道。但那位老祖宗只说了一句:皇位之争,皆看个人手段。
这是不打算插手。
晋安王当时只剩下两条路,一条是俯首称臣,听天由命。
第二就是起兵造反夺回皇位。
晋安王始终认为衡顺帝手里的那份遗诏是假的,他才是衡山帝指定的继承人,他才是真龙天子。
当年那份遗诏确实存疑,只不过当年知晓遗诏内容的人,除了衡顺帝外都死绝了,再无人知晓真假。
只可惜衡顺帝和长公主早已洞悉了晋安王的想法,更先一步出手,以扶灵守孝的名义将其困在了玄灵宫中。
等他被放出后,他麾下将领不是死了,就是已经倒戈,致使他的造反大计无疾而终。
大势已去的晋安王最后只得俯首称臣,被封了一个藩王。不过衡顺帝并没有亏待他,给他加冠,列了亲王之首,还分封了大衡较为富饶的昆州作为封地。
这不是衡顺帝大方,而是没办法。
晋安王在大衡威望很高,而且从晋安王阵营倒戈而来的将领、儒官、世家、江湖势力,都在盯着。
若晋安王被恶待,甚至被杀,那些倒戈者又该如何自处,恐怕都会忌惮衡顺帝的刀锋会落在他们这些有污点的人头上。
他才刚坐上龙椅,还不稳,而且还有衡山帝留下来的烂摊子,只能选择安抚。
但安抚只是一时之事,等他坐稳了皇位,心中杀意便起了。不过晋安王好似早已猜到衡顺帝心思,这些年来做事滴水不漏,没给衡顺帝抓住把柄,稳坐昆州二十来年。
李景源淡然一笑,自信道:“想拿捏我,他还没那个能力。”
好大的口气!
穆山王眯着眼,笑而不语。
晋安王在昆州经营了二十来年,整个昆州都被经营的如一座铁桶,火烧不穿,水侵不透。衡顺帝都拿他无甚办法,你一个黄口小儿,仗着个天象武夫,就敢口出狂言。
他很想说一句,狂妄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