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问道:“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赵桓起身走到赵构的面前,笑着道:“朕想了想,你去江南的安排很好。”
“你拿着父皇的血诏,去江南蛊惑当地的权贵和官商,让他们跟着你支持父皇。”
“朕收拾完东京的局面,就来解决江南的乱局。”
“小九,朕也给你造反的机会,看你能不能假戏真做,能不能在江南纠集兵马,杀到东京来了。”
之前,杨时提过放宽江南的茶和盐管控政策。
只是,不容易推动。
对底层的百姓来说,放宽盐的自由买卖,他们能更好生活。可是官商勾结的大商人,这些人购买盐钞,垄断了赚钱的渠道。
放开管控,既得利益的群体会遭到损失,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阻止。
直接派兵杀人,影响太大,也不合适。
现在江南的官商为了利益,跟着赵构造反,杀起来就师出有名。
赵构听到赵桓的安排,感受到那深深的算计,心头一跳。
又来了!
又是这种钓鱼手段。
上一次,皇帝御驾亲征钓了父皇入瓮。如今将计就计,摆明了要算计江南的官商。
至于假戏真做?
不可能的。
江南的那点乌合之众,不可能和皇帝的精锐抗衡。更何况皇帝扶持种师道担任枢密使,武将们正愁没机会表现。
和皇帝对着干,找死啊!
赵构越想越心惊,更担心去江南不好办,讪讪道:“陛下,能不去吗?”
赵桓笑道:“不想立功了?不想有自己的封地?”
“想!”
赵构咬牙回答。
赵桓笑道:“既然有想法,那就去江南。等事情结束,朕会替你正名的,也借此告诉父皇,他的那点手段太低劣。”
赵构面颊抽了抽。
真相大白的那一天,父皇怕是会气得吐血吧?
至于被他坑的江南官员,估计也会恨不得杀了他。
赵构越想越是背脊生寒,总感觉在皇帝的面前,喘息都有些困难。可是走到这一步,他无路可退。
他想当土皇帝啊!
在朝廷内,他斗不赢皇帝。可是去了番邦,会怕一群番邦蛮夷吗?
赵构深吸口气,恭敬道:“臣一切听陛下的安排。”
赵桓把血诏递回去,吩咐道:“抓紧时间离开东京城,皇城司的人不会管你。”
“遵命!”
赵构行了一礼就告退。
赵桓望着赵构离去的背影,却是笑了笑,他倒也不会因为这些,就彻底相信赵构。
不看他说什么,看他会做什么?
时间会证明一切。
赵桓想着赵佶的运作,还得加把火,吩咐周瑾稍微放松对龙德宫的管控,放任几个人被赵佶策反。
这样一来,赵佶才能出龙德宫。
除此外,又安排朱伯材加大对郓王府的渗透,要进一步打探郓王府的消息。
一切安排下去,赵桓又走了一趟军营,让王宗濋、李孝忠和韩世忠等人控制军营。没有他的调令,谁都不能调动军队。
事情忙完,赵桓才回宫。
舞台搭好,该老三赵楷登台唱大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