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3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4k加更)(补充点设定)(2 / 2)

这些情况都是白杰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毕竟直接关系到接下来战斗的成败。

那么再下一次虫洞的开放又会到达什么程度,到时候又会是几头怪兽同时出现。

这些都要仔细考量。

毕竟是两颗星球、两个种族之间的博弈,白杰想要夹在这中间成功搞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先驱会不会投放非常多的开菊兽,搞人海战术?

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力量又会在什么时间段介入进来?会不会全部核弹通通启动?

现在而言,人类一方还没有损失任何一辆机甲,他们的战斗力绝对比电影原剧情中保留的要多的多。

只是这些问题实在太过复杂,并且很多都是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之前很难去猜测和预计的,因此最后白杰也只能将各种念头积在了心底,告诉自己到时候警醒一些也就是了。

这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赶紧将之前的收获消化干净,所以白杰加紧努力的消化着触手里的食物。

那是一根属于尾立鼠的前肢,一开始就被白杰用火球炸断的那只。

实际上这对前肢关系到尾立鼠的一大绝招,除了威力巨大的勾尾和喷射酸液之外,尾立鼠的前肢具备着折叠结构,当所有关节都伸展开来的时候,原本看似用于陆地行走攀爬的强壮肢体就会变化为一对尺寸惊人的巨翼。

坚韧的皮膜可以兜住强烈的气流,让扇动巨翼的尾立鼠能够轻易飞翔起来。

这也是尾立鼠号称四级最强的一大原因,其各方面素质非常平均没有短板,拥有的能力更是多种多样,这玩意可是海陆空三栖生物。

不过如此巨型的生物之所以能够飞得起来,与开菊兽相对来说极轻的体重也有着直接关系。

否则以开菊兽表现出的力量,绝对无法带动正常来说起码应该达到几万吨的体重飞行。

它肯定是拽不动自己的。

不过这也不禁让白杰联想起开菊兽的对手,那些机甲猎人也都是些轻得不像话的家伙,他们的自重显然经过一些特殊设计。

电影中尾立鼠将危险流浪者拖拽至平流层的场景,不就证明实际质量远低于常规认知。

还有就是危险流浪者从高空坠落也浑然无事的一幕,这些体重相对来说极轻的家伙在很多时候或许考虑的根本不是重力的问题,而是巨大体积所带来的流体阻力。

就好比一战时期体型巨大的齐柏林飞艇,即便自重达到百吨以上,却也能够轻飘飘的飞起来。

机甲猎人当然没有这么极端,即使未采用气体浮力设计,但其内部极可能采用蜂窝状复合架构——既维持机械强度又实现轻量化,甚至存在大量中空承压舱室。

不过白杰却觉得那些人造机械的内部肯定充满了轻质材料,又或者根本就是一种空心结构。

这些机甲也确实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突出的防御力,整个外部装甲似乎也只是一层不厚的金属壳子而已。

观察实战记录可以发现,机甲的外部装甲防御效能有限,开菊兽的巨爪就能破开。

多数情况下,它们的防护层更像是包裹在主体框架外的合金蒙皮。

至于机甲入水的问题,其实也不难解释,无非就是除了部分重要部件之外其余部分直接浸水罢了,白杰推测其内部仅关键区域设置密封舱,其余结构直接与海水接触,如同巨型金属骨架在海洋中移动。

就像是一个金属架子直接立在海水里一样。

其实从一些网上流传的资料来看,早期的机甲猎人似乎也不是这种风格,那些第一代机甲之中最早的几款似乎也都是些重量在七八千吨的大家伙。

初代机甲确实存在过近万吨级的重型设计,比如说第一代地平线勇士,重量高达八千吨。

如果参照现代海军装备,对比一下,排水量五千吨的驱逐舰通常都是百米级别的舰体,而高度八十米的初代机甲若达到七八千乃至上万吨自重,完全符合常规材料力学标准。

按理说这样的重量对应机甲猎人七八十米的体型才是正常,至少这样对比起来就合理得多了。

但是之后的机甲猎人却是越来越轻,到了第五代尤里卡突袭者似乎就更轻了。

所以或许机甲猎人的发展思路就是这样的,在保持战斗力和体型的同时,尽量减轻自重。以此来获得更快的速度和灵活度。

尤里卡突袭者的最显著标签也是这么描述:“它是最快的”。

不过这种机甲科技的迭代还有演化轨迹都展示出明确的研发思路:在维持基础战斗规格的前提下,通过材料革新与结构优化持续降低自重。

最主要的是不仅提升动作速率与战术灵活性,还要更大幅缩短跨洋部署周期——好比一架万吨级机甲横渡太平洋所需的海运时长,还有运输成本,怎么可能比得上两千吨级机甲通过空中平台投送的效率呢。

否则动不动就是接近万吨的庞然巨物,运输起来跨越太平洋少说也得用去十天半个月了。

至于机甲猎人为何非要保持那么巨大的体积?

除了“要和开菊兽肩并肩”这种大概不太靠谱的原因之外,或许是因为它本来就没办法做得更小。

单单考虑早期普遍采用的核能动力核心就知道了,核动力发动机的小型化可是个技术难度极高的高精尖问题。

初代机甲普遍采用的核动力系统,其反应堆的微型化至今仍是尖端科技难题。

真以为钢铁侠的微型反应堆是现在人类能搞出来的啊?

更何况钢铁侠的那个反应堆用的新元素也是从宇宙魔方中提取出来的。

而与机甲猎人相配套的传动装置与液压机构同样需要占据庞大空间,诸如或许可以用作力量输出的重型液压机,正常来说体积也都是极大的。

所以最后就形成了这样的机甲制造标准:以巨型动力核心和机械骨架为基础,搭配轻型材料和防御力相对普通的轻量化装甲,以此构成足以和开菊兽肉搏的机械体。

当然以上猜测仅仅只是猜测,对错不论。(就当是为了逻辑自洽的设定补充)

大口吸收着尾立鼠剩余的生物质,白杰就这样漫无边际的想着,倒也不能说是无所事事,毕竟白杰大概是很难避免在之后的某个时间里要与人类产生接触的。

对于这个环太平洋世界中人类最直接表现出的力量:机甲猎人,当然是越了解越好。

毕竟多了解一下机甲猎人的设计逻辑也是具有战略价值的,即便只是基于记忆中的影像资料与物理表现的逆向推导,也能为后续行动提供基础认知框架。

因此即便只是猜测也绝非毫无价值。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