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4章 喜报中榜(1 / 2)

忽而春风,岁月向荣,万物至此皆生长。

十八这日,傍晚的春雨细绵,风尘仆仆的盛原带着一腔的牵挂赶回了家。

关于衙门那边,盛杰关在牢里这小半月来,何春凤还有盛月盛娇都来闹过求过,但盛乔坚持要等到哥哥回来才做决定,盛原第二天就带着状纸和断亲契书去了衙门公堂一趟,把那家人都告了。

盛杰因私闯民宅勒索钱财的罪名,被当堂杖打五十大板,奄奄一息给抬回去的,何春凤等人也被当众警示不得再去骚扰一家三口,不然就判扰民罪,大板子伺候。

放榜的日子起码得等半月,盛原也不用再去县学,每日除了帮着父亲锻炼走路,就是护卫妹妹摆摊,也不时和一二同窗出去谈诗论文,全心放松下来。

盛乔全然没问过盛原考得如何,安心等着放榜日,边开始准备一些远行赴京的必要行装,还去拜托崔师爷帮忙办了赴京通关路引。

若是盛原不中那自然不用多说,备好行装走就行,但若是报喜官上门,地方官员要为县城里中榜的举人相公们办鹿鸣宴,县学的谢师宴,还有同窗之间的各种恭贺小宴,起码还得十天八天才能消停。

盛廉如今放开拐杖能缓慢行走,身体也健朗,只是她这双胎肚子大得快,再拖就不好舟车劳顿了。

至于安全问题她也考虑过,准备直接去北街那有名的镖局,雇辆马车和两个镖师护送,运气好还能碰上同行上京的镖队,那就更安全无虞了。

*

四月初,暖阳高照,春风清朗,敲锣打鼓的喜报突至,轰动了整个小县城。

盛原一身崭新春衫站在胡同口,身后站着家人,神色沉静。

大街上围得水泄不通,县令和诸多官员都站在一边,与有荣焉看着报唱的喜官。

“贵府,大老爷盛廉之子,秀才盛原,字云之,渝州德庆县人,明景三十壬戌年,于燕东省城贡院乡试朝考,中举及榜,一等第三名经魁!”

盛原攥紧的手掌微松,身后父女俩激动得红了眼眶。

喜报官笑呵呵上前,双手呈上一个烫金绫绸榜贴。

“恭喜经魁相公,请接榜贴吧。”

盛原从容接过,郑重拱手还礼,盛乔连忙上前给塞了个荷包。

“有劳喜报官爷了!”

“恭喜恭喜!”

“盛老爷,恭喜啊!”

喜报官才退开,县令就大手一挥,鞭炮齐鸣,众人喜庆欢呼围着一家三口,道喜道贺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常。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德庆县周边中榜的有二十余人,可把当地县令官员们给乐坏了,接连十几天,不是这街放炮竹就是那村摆大席,欢庆热闹。

有中榜就有落榜,整个县城乡试考子三百多人,只中了二十人多个,可想而知科考艰难,也能常见饭馆酒肆街边巷口,失意颓废醉酒的落榜生。

但随着附近荷花村一个中榜举人被几个落榜同窗嫉恨杀死的消息传出,县城骤然安静下来,榜上有名的人家更是连门都不敢出了。

摊子已经没开十余天,盛乔也趁这段时间备齐了行装,随时都能启程。

中榜的举人大多是在七月份才会赴京赶考,除了崔师爷萧章文谭昌等人知情,她对外只说是跟父兄回乡下祭拜亡母,回来的时间模糊不定。

人心难测,人红是非多,她不得不防。

傍晚,盛原跟张正勋洪涛两人去了街头鸿景酒楼吃酒,盛乔和小冬上街买菜回家做饭,一边笑着冲纷纷道喜的人寒暄道谢。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