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无知之幕(10)(2 / 2)

梁浩忽然想起那天调查案子时接触过的那个流浪汉,想起他伸出去要瓶子的手,想起那些嫌弃的目光。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起来。

这个案子虽然结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消失。

其实,结案的时候,梁浩是有些犹豫的。除了之前的疑点,张小华的身上还有件难以解释的事。尸体上有一张纸。

法医检验的时候发现了这张纸,当时被折叠起来放在了张小华的衣服口袋。纸是包在一个塑料袋里的,所以连尸体都被水泡得不成样子了,纸张还是完好的。法医当时还以为是张小华的遗书,打开才发现是一张画,一张打印出来的画。

法医不明白张小华自杀时带着一幅画干什么,送到了物料鉴定科检查。

但是确定这幅画内容的不是鉴定科,在鉴定科得出结论之前,梁浩已经弄明白了这幅画的含义。告诉他的人是辛然。

当时刑警队被这幅画的出现弄得一头雾水,梁浩看那幅画是幅外国画,觉得辛然没准认识,复印了拿去问他。

辛然看到画觉得眼熟,上网查了一下,这画是老彼得勃鲁盖尔一个系列画作的其中一幅。

“老什么?”梁浩问,对这种一长串的外国人名毫无记忆能力。

“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幅画的内容。”辛然说。

画的内容梁浩研究过,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画上有人,还有很多长得像人的妖怪。梁浩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他们在做什么。

辛然见梁浩不明就里,解释道:“这幅画的主题是懒惰。”

“那跟这个案子有什么关系?”

“我不清楚,我猜,不劳而获,就是懒惰。”

而流浪乞讨人员,就是一群不劳而获的人。而捡到张小华钱不还的那个流浪汉就更是把不劳而获发挥到了极致。

看梁浩皱起眉头,辛然只好又解释道:“这个懒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懒惰,这个系列画作的主题,是七宗罪。也就是说,懒惰在这里被提升到了原罪的高度。而七宗罪在英语中,是seven deadly sins。也就是说,这个罪,是致命的。当然,这原本是宗教意义上的,用在这里,应该是被曲解了。但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死者都是身体相对健康的中年男子,因为这些人,原本是更有机会工作的。”

如果是从这个角度解释,这幅画,倒像是张小华的遗言,甚至是控诉。他是在惩罚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法律无法判决,他就用私人手段报复这些罪恶。

这个解释,让梁浩感到不安。这幅画,是个系列画作里的一幅,这是凑巧吗?还是在预示着什么?张小华一个货车司机,会知道这幅画?

梁浩忽然想到,这画是辛然从网上搜出来的,难道这画很好搜?张小华在整个案子中不停故弄玄虚,难道临死了还要故意来这么一出?

然而张小华已死,没人能回答这些问题。

梁浩看了辛然一眼,感叹道:“画这东西怎么搜的?下次鉴定科可以省点事。”

辛然沉默了一下,说:“这是幅版画,我在国外一个博物馆见过,从他们网站上找到的。”

梁浩有些尴尬地笑了声:“哦,好,谢谢。”

正是这幅画的出现,让舆论的风向一下子彻底倒向了张小华。

也由于这幅画,梁浩拖了几天没结案,他总觉得这个案子留下的疑团太多,让他有些不安。然而单就这幅画而言,除了出现的莫名其妙,没有发现其他疑点。更何况虽然牵强,这幅画作为遗言确实可以认为张小华是自杀。由于是死了两个人的命案,市刑警总队给的结案压力非常大,在没有任何其他线索的情况下,梁浩还是无奈地结了案。

做出这个决定前,梁浩在刑警队熬了一整夜,梳理案情,最终还是决定结案。走出办公大楼,天已经蒙蒙亮,一抹晨曦出现在地平线,让这个还没有开始繁忙的城市显得格外柔和。梁浩看着那抹晨曦变得越来越亮,最终变成了城市上空的一轮朝阳。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而那些罪恶,被遗留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锁在了过去。

但愿如此。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