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落脚城市(2)(2 / 2)

走出邢立飞家,梁浩满腹狐疑。无数问题在他脑海中盘旋。

辛然究竟是什么人?跟邢队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邢队对他似乎心存愧疚?

然而这些是私人问题,看辛然刚才的表现,似乎也不想多提,梁浩想了想,还是没有问。

当务之急,是查案。辛然为他争取到了一周的时间。在这一周内,案情必须有突破,才不辜负辛然的好意,和老领导隐藏在顺水推舟背后的呵护。

这个案子,并不是那么好查。由于案发时下过雪,案发现场的积雪上有脚印保留了下来。排除刑警队自己的脚印和拾荒老人的,还剩下了三个人的脚印。然而由于积雪融化,脚印变得非常模糊。识别纹路几乎已经不可能,只能从脚印的大小判断三人的大体身高体重,并且误差范围很大。

其中一个人,明显是小超。剩下的脚印,一个大约是40码左右,一个只有37码左右。从鞋码看两个人似乎是一男一女。难道绑匪有女人?

梁浩觉得,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小超被发现的地方,距离他家住的东三营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东三营在闹市区,当众绑架一个孩子还不被发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更大的可能是,有人诱拐了小超,并带到了这里。小超十一岁了,应该有了基本的判断能力,不会轻易跟一个陌生男子去自己不认识的地方。如果是个女人,警惕性可能会稍微低些。

经勘查,现场发现了小超的手机,检验结果表明,上面只有小超自己的指纹。

“所以绑匪带着手套?”王宁问。现在有些手套,确实可以对手机屏幕进行操作,不用再摘掉。

梁浩看着鉴定结果摇摇头:“手机上的指纹都很完整,如果有人带着手套操作,一定会抹去部分小超的指纹,但目前没有看到这种状况。”

也就是说,绑匪从头至尾都没碰过小超的手机。他们全程都是逼小超自己操作的。

“这么狡猾?”王宁忍不住感叹。

绑匪谨小慎微到了这种程度,这个案子,只怕会很棘手。

由于案发现场相对人迹罕至,刑警队只能扩大调查范围,在周围几个街区查访是否有可疑人物出现。然而几天查下来一无所获。

刑警队几线并行,同时调查了小超所在的小区。根据门禁的摄像头显示,小超早上照常出门上学,但是当晚并没有回家。也就是说,小超失踪的时间范围是早上七点多到晚上放学时间之间。

梁浩无法再接触小超的父母,王宁也不适合出面,梁浩只好派国伟和刑警队的其他人跟小超的父母接触。自从上次国伟跟丢嫌疑人之后,梁浩很少让他接受重要任务或者独当一面。倒不是真的怀疑他的能力,而是他知道国伟这个人看起来呆呆的,内心其实很要强,否则也不会那么努力工作。他就是要给这个年轻人敲敲警钟,让他好好沉淀一下。梁浩总觉得,国伟跟年轻时候的自己有点像,然而他在为人处世上吃亏不少,不希望国伟重蹈覆辙,因此特意给他机会多接触各类人,多些锻炼。

国伟没有带回来太多消息,小超的父母对小超似乎不是很了解。他爸爸天天在外面忙着赚钱,妈妈总是在外面玩。

梁浩带着王宁来到了小超的学校。

小超的班主任薛金明已经听说过小超出事的消息,回忆起这个学生,不由十分感伤。据她说,小超出事当天照常来上学,照常放学。也就是说,案件发生在放学以后,大约是四五点钟的时候。

“薛老师,小超出事当天有没有什么可疑人物出现在学校附近?应该是一男一女。”

薛金明摇摇头:“应该没有。我们学校都是班主任送孩子出门的,年龄小的都需要家长到场来接,五年级以上的学生自行回家。”

小超正好五年级。

“小超平时都跟什么样的人接触?”这一问,是为了调查熟人中是否有人可能作案,这个问题,通常是由父母回答,然而小超的父母没能提供太多信息。

“他在学校就是跟同学老师在一起,出了学校我也不太清楚了。”

“小超平时在学校的表现如何?”由于线索实在太过有限,王宁也只能通过各种提问搜索蛛丝马迹。

“小超学习一般,他父母也不是太管他,孩子自己也不太自觉。但是这么小的孩子,能有多好的自制力呢?我和其他老师也只能多抓着他,没别的办法。”薛金明说到这里,叹了口气。

“不太自觉指的是?”

“就是顽皮。这个年龄的孩子都爱玩,小超也一样。”

“小超家在班里算特别有钱的吗?”梁浩插话问。

“不算吧,应该就是中等水平。没听小超说过他家多有钱,不过应该也不算太差。”

听起来,小超就是个普通的小学生,也没有特别炫富之类的行为,不像是一起针对他的作案,说明绑架的对象可能是随机的。

这是最麻烦的一种情况。如果是有针对的犯罪,很好划定范围,但这种随机的作案,想找到线索,工作量就会成十上百倍地增加。

走出小超的学校,王宁有些担忧地看着梁浩:“头儿……”

梁浩只有一周的时间,目前案件却完全停滞不前,难道真的只能被迫放弃调查权了吗?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