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三月二号放学后你曾经和骆炳朝一起打游戏,是吗?”王宁开门见山。
学生点点头。
“你为什么要说谎?”
“我,我没有。”学生明显有些慌了。
王宁见他胆子不大,立刻吓他道:“你知不知道,作伪证包庇人是违法的?”
学生被这一吓,蒙了一下,说:“我,我没有。”
“骆炳朝自己都承认了,他那时候和小超在一起,你为什么要替他隐瞒?”
学生愣了一下:“他承认了?”
“他说他放学后一直和小超在一起,没有和你打过游戏。”
学生闻言泄了气:“他怎么就承认了呢?”
王宁发现,对这个孩子出狠招比较奏效,又问:“你为什么要说谎?”
“我,我怕你们怀疑他。”
片区民警曾说,八道街的居民很团结,没想到是这样的团结。
梁浩听了半天,终于开口:“怕我们怀疑他什么?”
“怕你们怀疑他绑架了那个孩子啊。”学生一开口,忽然发现不对,要改口也来不及了,懊悔不迭。
“你怎么知道他绑架了一个孩子?”
学生慌慌张张地说:“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梁浩和王宁一个对视,有戏。
经过一番盘问,那个学生终于承认,他放学之后在街上遇到过骆炳朝和小超,看见他们一起上了一辆公交。后来,那个孩子出了事,学生很怕警察怪到骆炳朝身上。
“你怎么知道他就没有绑架那个孩子?”
“他,应该不会吧?”学生有些迟疑地说。
走在回队里的路上,梁浩和王宁的心情都有些沉重。果然,骆炳朝是这起绑架案的参与者。那么小一个孩子,为什么要走上犯罪道路呢?
根据那个学生的说法,是骆炳朝带着小超走的,怪不得小超毫不怀疑。看来,那个绑架的人只是等在了工地,等待羊入虎口。
两人回到队里,迎面碰上国伟。国伟立刻叫住两人说:“新发现,骆炳朝和小超是坐公交去的工地附近,而公交上没有发现与他们同行的第三个人。”
这对于两人来说已经不是新闻了,但有这样的证据,更验证了刚才那个学生的话。
两人立刻提审骆炳朝。
“你昨天说你和小超是被迷晕了带到工地的?”王宁问。
骆炳朝点点头。
“明明是你带小超去的工地,为什么要说谎?”梁浩的表情非常严肃,他要的就是这份震慑力。
果然,骆炳朝开始慌神了:“我没有……”
“公交车的摄像头都拍下来了,你还想抵赖?”王宁帮梁浩加码说道。
此时的王宁与昨天的和颜悦色判若两人,骆炳朝犹豫了一下,说:“是我把他带去的 。”
“那个绑架小超的人究竟是谁?”
骆炳朝顿了顿,说:“没有第三个人。”
这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梁浩皱着眉头问:“你说什么?”
“我说,没有第三个人。”
“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你这样相当于承认了所有罪行都是你一个人犯下的。你想好了,值得吗?”王宁厉声问。
“真的,没有第三个人,自始至终只有我们两个。”
梁浩听出这话头不对:“等等,你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