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符号互动(5)(2 / 2)

“是在惩罚这三个键盘侠?”

梁浩点点头:“不排除这种可能。”

“那你觉得咱们去找的这个王清旭有嫌疑?”如果只是了解情况,犯不着三个人跑过去这么兴师动众。

“目前来说,职业对的上,谨慎些好。”

王清旭见了三人很惊讶:“警察同志,出什么事了?”

“我们今天来,是想跟您了解一下赵永全的情况。”王宁解释说。

王清旭听到赵永全的名字,眼神闪烁了一下。

王宁不动声色地问:“您是他的学生对吗?”

王清旭略一犹豫,点了点头。

“他出事之前您曾经联系过他?”

“挺久之前了。”王清旭这句倒是答得很快,似乎是急于撇清什么。

“是为的什么事?”

“工作上遇到了点困难,想向老师请教。”王清旭说这句话的时候,心虚一般底气有些不足。

见王清旭戒心很重,王宁换了个话题,问:“赵医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清旭似乎内心挣扎了一番,半晌才说:“我认识的赵老师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医生。”

“你相信他是个会玩忽职守的人吗?”王宁追问。

似乎是开了个头,后面的话变得轻松起来,王清旭略一犹豫,就开口道:“说实话,我不觉得那是玩忽职守,我猜可能是老师对情况估计不足,虽然以他的经验和谨慎程度来说,这种可能性不大。”王清旭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我当时也不在现场,没法知道发生了什么。”

“照你的说法,赵医生的水平似乎挺高?”

“赵老师是骨肿瘤方面的专家,经验丰富,处理过不少复杂情况,生存率不高的恶性骨肿瘤在他手下都有术后维持几十年的记录,可以说是相当难得。”

“这么有经验也会误判?”

“误判这种错误,谁都可能犯,而且接的病人越多,遇上的可能就越大,但那跟玩忽职守不一样。”王清旭说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强调了一句。

“您似乎很尊敬赵医生?”

“赵老师教了我很多东西,直到现在,我遇上疑难杂症解决不了还是会向他请教。”王清旭说到这里叹了口气:“说来惭愧,老师出了医疗事故后,我怕别人注意到我是他的学生,连带着也怀疑我的医术,一直没敢跟他联系,没想到他就出了事。”

王清旭说到这里,语气十分自责。

“您想过为他做点什么吗?”

王清旭苦笑了一下:“我能做什么呢?就算我去替他解释,又有谁会听呢?”

真相未必比谣言更有力。就算有一两个人站出来说句实话,大概也会被淹没在喧嚣之中。王宁心里一阵悲哀。这种事刑警队也遇到过,就在几个月前,梁浩还因为一传十十传百的谣言,差点被取消案件调查权。当时队里和市总队都努力解释过,的确没起什么作用。

语言无法证明真伪,人们也只会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梁浩看了王清旭一眼,没有拆穿。

这句话,是句实话,也是个借口,让他可以躲在背后对自己的怯弱与自私视而不见。如果自私是为了自我保护且不伤害他人,每个人都有自私的权利。不论梁浩认不认同,他必须尊重。

走出医院,见王宁心情沉重,梁浩问国伟说:“你觉得王清旭值得怀疑吗?”

“我觉得应该不是他。”国伟回答:“他开始时很紧张,让我有些怀疑,但后来我发现他那样的表现可能是由于不想让我们把他和赵永全联系在一起,怕惹上麻烦。后来更是明确表现出了自责的情绪。当王哥问他有没有想为老师做点什么时,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紧张与戒备,反倒是有些惭愧。”

梁浩不满地说:“扯这么多有的没的干什么?”国伟这番话基本都是基于行为分析。这种方法听起来神乎其神,其实需要很高的经验,一般人做起来准确度有限,而一般刑事案件很少能真正借调到这一类专家,所以通常只是作为辅助手段,不能作为主要判断依据。除了提供疑点和瓶颈时的突破点,大概也就是审讯时的心理战能用到。梁浩本来对这方法没什么偏见,但由于近来各种媒体影视剧把这些宣传得神乎其神,梁浩本能有些反感。毕竟,神化任何一种破案手段,践踏的都是无数人在背后付出的心血与努力。

刑侦破案,依靠的从来都是严谨的分析和取证,而不是概率性的东西。

国伟愣了一下,只听王宁解围道:“你有什么发现?”话是对梁浩说的。

“这个王清旭身高应该只有一米六几,体型偏胖,鞋码也与现场对不上。”

王宁点点头:“而且国伟刚才提到了一点,王清旭在回答我最后一个问题时表现很自然,所以他应该对凶手的行动不知情。”

梁浩会训斥国伟,很大程度上是不希望国伟这样的新人太过依赖这样的手段。一是新人误判率高,二是容易造成忽视其他能力的锻炼。所以在王宁重提这点的时候,他没有提出异议。

“头儿,接下来怎么办?”

梁浩想了一下,说:“去赵永全的医院看看。”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