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清醒的面具(11)(2 / 2)

梁浩说的不是场面话,而是发自肺腑。工作这些年,他见过的现实的无奈比刘楚成多得多,他也不是没有迷茫过。可是迷茫之后,每天清早把他从床上拉起来的,不是梦想,而是肩上沉甸甸的那份责任感,是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感。正是因为他看得到这许许多多的问题,才越发不能放手离开,因为有些事,总有人要去做。问题越多,才需要越坚定。

梁浩还没对刘楚成的辞职报告做出答复,电话响了。

“头儿,这样守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辛然在家呆了两天,守在梁浩家的胡明明连汪巍的影子都没看到。辛然还没急,胡明明先沉不住气了。虽然这次他是守在屋里,但是这样一天天无所事事,太无聊了。见天对着辛然,就更无聊了。

“行了,你再坚持一下,明天我让国伟跟你换班。”梁浩说完,想象国伟对着辛然的情形,不由就觉得尴尬。这两个人,都太闷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梁浩话音才落,国伟就到了梁浩办公室,还送来一条惊人的消息。

“头儿,汪巍死了。”

梁浩大吃一惊:“什么?”

“尸体是在迎河区的一个水渠里发现的。”

“怎么死的?”

“这个还要等尸检结果。”

梁浩猛地站起身:“走,去看看。”

刘楚成默默地跟上去了。

“你不是要辞职吗?”梁浩瞥了刘楚成一眼。

刘楚成有些尴尬地说:“头儿,让我跟着办完这个案子吧。”

梁浩点点头,没说什么。

这小子看似吊儿郎当,骨子里依旧是个警察。即使面对再多的迷茫与挣扎,仍放不下肩上那份责任。

汪巍的尸体是在一个石桥下发现的。石桥下面是个拦垃圾的铁网,尸体被挂在铁网上,藏在了桥下,直到清洁河道的工作人员来清理才发现。法医初步检查,判断死亡时间在二十四小时以上。由于尸体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影响了对死亡时间的判断,更精确的结果还要详细检查才能得出。

尸体身上没有明显外伤。河道周围也没有发现脚印。刑警队在检查尸体的时候从尸体的口袋里面翻出了几块金属。

“这是什么?”刘楚成带着手套,拿着其中一块疑惑地说。

“应该是为了增加尸体的重量。”梁浩看了看,说。

“为什么?”刘楚成不解。

“人体密度跟水差不多,由于通常肺部空气不会排尽,密度会略小于水,所以尸体一般是漂浮的。用金属增加尸体重量,就可以保证尸体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这样尸体沿河漂流的时候就不会被人发现。”

“那直接绑重一点的东西,沉尸河里不是更好?”刘楚成问。

梁浩摇摇头:“但那样尸体不会离开第一现场。”

刘楚成看了看周遭环境,水渠连着永济河,尸体应该是从上游冲下来的。而上游的永济河有几百米长,这样一来,第一现场就很难找到了。

王宁听完梁浩的解释,一脸沉重地说:“如果真是这样,这个凶手的反侦察意识就有点可怕了。”

这个杀人凶手,终于死于他人之手,并且是个跟他一样具有强烈反侦察意识的人,想来也是讽刺。

汪巍的死在网上又一次掀起轩然大波。开始有人猜测,汪巍的死是由于受到了刑警队的压力,不堪精神重负而选择自杀。

“胡扯。”胡明明气得直拍桌子。

一向暴脾气的梁大队长却没有发怒,他白了胡明明一眼,说:“有这上网的功夫,还不如干点正事。去看看时间报告出来了吗?”

胡明明点点头,出去了,不一会儿拿着一份报告小跑回来。

进一步的尸检表明,汪巍的死亡时间在四十八小时以上,死因是□□中毒。经检验,死者肺部没有积水现象。

“这样看来,显然是有人将汪巍毒死,又抛尸永济河中。”王宁分析道。

然而由于汪巍死于中毒,又在水里泡了那么久,身上几乎找不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查过汪巍的通讯记录了吗?”梁浩吩咐道。

王宁点点头:“他最后一通电话是一个公共电话打进的,通话时间大概五分钟左右。”

“公用电话?”梁浩有些意外:“也就是说很可能就是这个人把汪巍约出去杀害的。”

“但由于是公用电话,我们查不到这个人是谁。”王宁遗憾地说。

“会不会是死者的家属作案?”胡明明问。

“不太可能。一来,很多人都认为汪巍是被冤枉的。二来,这几个死者家都在外地,亲属要赶来还需要一点时间。何况,咱们并没有公开汪巍的情况,死者家属根本没有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到他。”王宁否定了这种可能。

那么又会是谁杀了汪巍呢?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