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无知之幕(8)(2 / 2)

王宁闻言呆住了。因为当时他们都以为张小华就是凶手,这样的行为就是合理的,但后来排除了他的嫌疑,这一行为就非常奇怪。只是当时惯性思维让大家都没有回头再去考虑。

难道真的是因为货仓里可能有被害人的痕迹?

由于张小华当时表现的非常无知,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地觉得他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布局。这也是刑警队听了他的供述,自然而然觉得他不是凶手的原因,但如果他是在演戏呢?

王宁心头一寒,如果是这样,这个人就太可怕了。

“头儿,你确定张小华跟第一个案子有关吗?”

听了梁浩的解释,王宁忽然想通了梁浩调查张小华去向的用意。

“不确定。”梁大队长难得地叹了口气。

王宁明白,这个案子,张小华留下的破绽看似很多,但他的说法完全合理,又没有关键性证据能证明他杀人,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其实是无法定罪的。想要将他绳之以法,还需要找到更多的破绽。而第二个案子几乎已经成了死局,那么希望就落在了第一个案子上。如果能证明他跟第一个案子有联系,本案就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但万一第一个案子不是张小华做的,这事就难办了。

听到梁浩叹息,王宁笑了笑说:“头儿,虽然你这个脑洞大的没边儿,但不得不说,看上去还挺厉害的。”

梁浩知道王宁在岔开话题,随口说:“其实不是我想出来的,是辛然。”

王宁反应了几秒,想起那是梁浩新室友的名字,有些惊奇:“他?”

“这家伙是个搞研究的,他们重逻辑轻常理的思维方式有时候还真挺好用。”

“头儿,在案前尚不明确的阶段,不应该让无关人等掺杂进来。”梁浩闻言看过去,是国伟站在门口。

王宁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他们的头儿办事从来没有那么守规矩,什么有效按什么来,说的好听点叫灵活,难听点不遵守纪律,市队领导因为这个问题批评过他很多次,他也没改。刑警队待久了的人都知道他这脾气,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偏国伟这个愣头青指了出来。

梁浩被手下这么一指责,倒也没生气,点点头,说:“回来了?那干活去吧。”

梁浩一回刑警队几个电话叫了办案的关键人员回来,王宁先到了,国伟估计也是跟在后面赶回来报到的。偏让他在门口听到这么一出。

王宁心想,还好这个二愣子遇到的是梁浩,换个领导,让他这么驳了面子,日后还不得给他穿小鞋?但是他们的梁大队长除了工作上心,其他事情都懒得要死,才没那心思为这点事找手下麻烦。

这也是王宁愿意留在梁浩手下的原因。其实王宁来刑警队比梁浩晚不了多少,但因为上面压着个升不了职的梁浩,他也就跟着动不了窝。还好王宁不是个有野心的人,比起升职来说,他倒宁愿在梁浩手下呆着,图个省心。梁浩知他这份情,所以对他也不怎么发脾气,他也就敢跟梁浩开一些手下小崽子不敢开的玩笑。

他看着梁浩,笑了一下,说:“头儿,我也回去干活了。”

梁浩点点头:“刘楚成那小子不靠谱,张小华公司的电话还是你来打吧。”

一到上班时间,王宁就联系了张小华的公司。

“头儿,张小华的公司说八月十九日那晚由于暴雨预警,所有石平城一带的运货任务都被延期了,张小华的任务也不例外。”

这也就是说,张小华可能会有作案时间。

梁浩点点头,这不是个坏消息。

他之前认为两个案子是同一个凶手,除了一直以来的感觉,唯一还算靠谱的依据就是辛然的逻辑。因为辛然的所有推断都是建立在凶手是同一人的情况下,这样所有的逻辑才最通畅,梁浩觉得,在所有经验都不好用的情况下,大概也只能相信逻辑了。

王宁继续说道:“我还顺便跟公司了解了一下张小华最近有没有什么反常行为。他公司的人说,他在这个公司差不多有一年了,人很老实,平时送货都是准点准时,路上也没出过事故。所以那天他没来交车,公司才觉得奇怪。总而言之,这人听上去不大像是个会犯下连环杀人案的罪犯。”

“这事难说。”

“除非他伪装得太好,将近一年同事都没看出端倪。这恐怕太难了。”

梁浩顿了顿,说:“先别下结论。”

其实,他心里也是觉得这事太匪夷所思。张小华像不像是个手段极端的罪犯,这事暂且不论,单就这两个案子来说,凶手体现出的反侦察能力就十分惊人,不像是张小华一个普通人做得出来的。更何况第二个案子如果真是张小华做的,那么他的脱罪手段,就可以称得上胆大包天了。就像王宁说的,他完全没有必要铤而走险来这么一招。

王宁点点头:“我让国伟去查张小华八月十九日的不在场证明了,不过案发在晚上,这个可能有点困难。”不在场证明,是洗脱张小华嫌疑最直接的证据,但由于案发时间,张小华不一定有。

梁浩想了想说:“让张小华再来一趟吧。”

“会不会太冒险了?如果他真是凶手,这样做难免不引起他的警觉。”王宁说完这番话似乎明白了什么,转了话锋说:“我去找人。”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