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不可能。至多,象征性地拉拢一下好了。
宋氏面带担忧地拉着解婉荣进了收拾妥当的屋子:“莫要听她胡说,都是些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混账消息!”
解婉荣反过来托着她的手:“大伯娘放心吧,荣荣心里有分寸。”话必,还眨了眨眼睛以示认真。
“你有分寸便好。”眼光落到那帖子上面,宋氏欲言又止。
解婉荣扶她坐下:“这徐姑娘我是真不认识,不过,我倒是知道这帖子为何来的这么快。”
紧挨着宋氏坐好,解婉荣小小地伸了个懒腰:“我从前在平昌郡时有一个好友,这几年也一直信往来着,她叫齐兰,如今就住在徐相府里。”
“是这孩子啊,”宋氏松了口气:“我知道她,你们都是好孩子。”
解婉荣嘻嘻的笑着。
宋氏打量了下屋子,满意地点点头:“你带来的丫鬟不错,行动举止之间有分寸的很,比府里的丫鬟好多了,既然如此,我便跟你祖母说,不往你院里拨大丫鬟了,就放几个跑腿的丫鬟吧。”
刚刚来院里送帖子的那位,可不是普通的丫鬟,她猜到婆母的心思之后,心里头只觉得难受。
解婉荣一口茶刚喝下去,被呛了个正着,不拍胸口,却是连连拍自己的额头,她把这事儿忘了:“大伯娘,这些丫鬟,可不是我的。”
瞅着宋氏疑惑地眼神,解婉荣把爹娘抬出来挡了一波:“单论我爹娘的性格,就算再怎么宠着我,也不会给我那么多丫鬟不是?”
她说的可是大实话,她娘亲身边不过有两个贴身伺候的,再加上一个宋嬷嬷,后来宋嬷嬷还兼任照顾她,平昌郡的解府里,可以说是人非常少了。
“那这些人?”
解婉荣面上有些不好看:“这些是滇宁王府的下人,包括护卫我来的那些护卫,都是。”解婉荣挑拣着在云州城的事情说了些,至于借口,还是当初滇宁王妃给的——抄写佛经,讲讲佛学。
宋氏沉着脸。
“人家的人,总要还回去的,总不能留在咱么府上不是?至于我的丫头,一路奔波水土不服,落在后头了,得要个两三天才能追上来,在这之前,还要大伯娘多多疼疼荣荣啊。”解婉荣外缠着撒娇。
宋氏戳了一下她的额头:“我会安排人尽快把你的丫头下人接过来,这几日你便老老实实在院里呆着,除了给你祖母请安,轻易别出去了。”
“是是是,都听大伯娘的。”
这边两人正亲亲热热的说这话,院里突然热闹了起来,总共就没有几个下人,这会一溜儿全叽叽喳喳地跑出去了。
解婉荣皱着眉头:“这是怎么了?”
宋氏心中倒是猜中了七分。
这一路贴身伺候她的丫鬟从门外进来:“据说是府里的三夫人回来了,身边带着那位小姐。”
这小姐,自然是那位被解婉荣截了胡,留在大门外进退不得的解明珠。
解婉荣唇角微勾,拉长了声音:“这样啊......昆玉,来伺候本姑娘梳洗,然后咱们出去看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