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莫怀将人送出门外,阖上院门,余光却瞥见一样物什躺在脚边,再定睛去看,竟是一封薄信。想来便是那封“京中来信”,将才陆仲殊脚下匆忙,便不慎遗落。
他弯身拾起,却见其上赫然是四个大字,笔触稚嫩,着墨不匀,但十分工整——“父王安启”。
顾莫怀心头一跳,原本将要出口的呼唤便止于齿间。
他轻抬手,指尖微颤,缓缓抚上纸面。
他的寄奴,离开时分明不盈尺长,如今已能写得一手好字了……
眼前仿佛平地起了一座高楼,粉雕玉琢的稚子提笔坐于窗下,微皱起小小的眉头,郑重其事地在纸上落墨。
那是他的寄奴。
鼻间蓦地泛起一阵酸涩,顾莫怀轻捻信封,鬼使神差地抿紧了唇,径直向内室而去。
“世子家事我无意窥探。”他如是想,“我不过是,想看看吾儿的字……只一眼。一眼之后,我便原样归还。”
带上屋门,阖紧窗扇,顾莫怀于桌边落座,深吸一口气,轻轻抽出内里的纸。
“儿涣川叩禀,敬请父王福安。……”
他逐字逐句在心中默读,几乎落下泪来。
书中措辞稚嫩,字里行间俱是对父王的思念,间或陈上府中杂事,大至“伯父受诰广陵王”,小至“昨日兄贻赠蹴鞠”。
顾莫怀先还百感交集,啼笑皆非,读至末尾,却渐渐觉出一丝蹊跷。
寄奴道:“……苦寒之病,业已肃清,叩请父亲大人专自珍重,定服汤方,勿儿为念。”
顷刻间,顾莫怀浑身的热度褪尽了,一时如坠冰窖。
※※※※※※※※※※※※※※※※※※※※
那个信的开头我参照的曾国藩的家书,最后那句是自己瞎编的(别笑我呜呜呜)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