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匿名情书(二)(2 / 2)

那个年纪对于生死这事情还处于懵懂的状态,我知道是有人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爸爸妈妈和我说,那个人是小叔最亲的人,小叔就是我爸的弟弟,我爷爷奶奶最小的儿子。小叔最亲的人,不是爷爷奶奶,他也没有孩子,那灵堂上挂的那张笑得很甜的叔叔是小叔的谁呢?那会儿我大概只能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这种辈分关系,还有老师、同学、朋友这些社交关系。所以在我不停的追问下,爸爸没办法了,就告诉我,那是小叔最最好的朋友。

葬礼那天我们家去的人不多,爷爷奶奶都没去,我们一家,还有大伯和伯母,就没了。更没见着更远一些的亲戚。小叔那天哭得很伤心,不是那种大嚎大叫的哭,就是一个劲儿地流眼泪,他一句话都没说,甚至连送丧的时候也是站在很后面,一直和我们一起。我拉拉他的手,想要逗他开心点,平时只要我一碰就会伸手来挠我痒的小叔那天一动不动,好像根本没有发现我的存在。

最后大家都走了,小叔还站在那边呆呆地看着空空的大堂,那位叔叔的照片和棺材都给推出去了,花圈也都撤了,大堂里什么都没有。那天的小叔真的把我吓到了,我没再敢靠近他,躲在我妈身后偷偷看他,大伯看不下去,上前掴了小叔一巴掌,但小叔就像个泥人一样,一点反应也没有。妈妈带着我先出去了,后来……后来晚上吃饭的时候,小叔眼睛红红的,整个人失了魂似的,坐在饭桌上,也不吃东西,其他人说话他也好像没听到。我从来没有见过他那样,他以前是最喜欢笑的,每次看到我都会跑过来逗我玩,和我说笑话,那天他好像是变了个人。

豆腐饭的最后,应该是那位叔叔的父母走到小叔面前,扔了个东西给他,一言不发地离开了。他们俩的眼睛也是红的,并且一整个过程都没有正眼看过小叔,最后连声招呼也没打。我当时什么都不懂,就觉得很奇怪,很不舒服。回家了我问爸爸,是那边的爷爷奶奶和小叔吵架了吗?爸爸拍了拍我的脑袋,说这不是一个小孩子要关心的事情。后来,我也就没把这事儿放心上。

我小叔刚才也说了,是个很开朗的人,他一直很宝贝我,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想到我,我特别喜欢他。那天之后有段日子没有见到他了,再见面的时候我已经上初中了,小叔比我印象中苍老了很多,但还是那个笑起来很亲切的小叔。至于当年的事,谁都没有再提了。

现在想想,那位叔叔和小叔是不是那个关系?普通朋友的话,小叔怎么可能失魂落魄成那样?普通朋友的话,对方的家长怎么可能冷眼相待?普通朋友的话,我爸为什么支支吾吾的?”

“你现在说这事,是不是和你内心的答案有关?”

“我不知道,可能吧。那种失去的切肤之痛,那种命运作弄求而不得的绝望,那种好几年了还无法愈合的伤口,虽然谁都没有表达出来,但空气中的某种冥冥的气流给了我很大的冲击。那之后,我很怕去葬礼,初三那年我二爷爷走了,我爸妈要我去葬礼,我死都不愿意。那会儿不懂事啊,叛逆期,任性得不得了。”

“余小姐,我知道回忆这个事情对你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如果你判定根源是在那边的话,我希望你去正视。”

“嗯……我知道了。我回去想办法问问我爸妈,这事情不太好直接问小叔吧,他年纪也大了,我怕再勾起他的伤心往事。小叔到现在还是单身,我也从来没见他谈过女朋友,连男朋友也很少。指不定那件事对他来说真的打击很大。”

“我相信你的判断。”

“那……这封信我带回去了吧。最后那段话写得莫名其妙的,说什么‘请给我三年的时间’,什么‘我一定会磨炼自己,以全新的面貌站在你的面前’,什么‘请一定要等我’……我去了,说好的三年早过了不知道几年了,之前的感动全在这里沉了。”

“呵呵。世事难料嘛。”

“哎,算了,这都是过去的事了,今儿听你一分析,我也可以把这封信给放下了。总是拽着也无法向前看,还有更深的因缘要去找。”

“行的,都是你自己发现的事情,我不过助了一点小力罢了。下次我很愿意听听你说一说那件事,我们一起去面对它,解决它,给我们的咨询画一个句号。”

“王老师……”

“什么?”

“……算了,没什么。”

“对了,提前给你拜个年了,下下周就过年了吧。我们下次的时间约在年后?”

“是哦,那么快又要过年了,哎……那就年后吧,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问问小叔当年的事情。”

大年三十,夜里十一点三十分。

团聚的人群纷纷口道祝贺,挥手告别。

家家户户老人小孩都守在了电视机前,等着和春晚一起倒数农历新年的到来。

这个家中却很冷清,只有那门上贴着的崭新的对联还有那么一点点过年的氛围。

家中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头发半白,走路也佝偻着身子。但老人的气色不错,面庞红润,面带微笑地坐到了自家的沙发上,身子微微前倾,双目盯在了二十寸的小电视上。

电视上播放的正是春晚大联欢,合着电视机里的笑声,他也会时不时发出一两声笑声。

在沙发边上的一张小圆桌上,放着一张黑白照片,尽管被镶在了精致的相框中,但很容易看出这张照片非常有年代了。边缘部分都有微微的发黄,画面上有些地方也生出了几道白线。

照片中是两个笑得很可爱的男人,他们并肩站着,面朝镜头,动作稍微有些拘谨,显然是还不太习惯被照相。背景是**十年代照相馆中常见的雕花的小窗、流苏的帘子,透着满满时代的气息。其中比较高的那个男人西装笔挺,戴着一副金丝框的眼镜,一脸正气,他的右手勾住了另一个男人的肩膀,被他勾住的那个男人比他矮了半个头,一身简洁的白衬衫黑西裤,瘦瘦小小的,长得也很标致。他的两只手笔直垂在身体两侧,紧绷着,明显很紧张。但两人脸上的笑容却无法掩饰他们此刻的心情,甜蜜和幸福都能溢出照片外来了。

老人缓缓转过头,把视线移至这张照片上,又慢慢勾起了唇角,脸上的褶皱也因这个笑容勾得更深,而那张脸却比方才更加有魅力。

他对着照片轻轻道:“又一年了。三十二年了。你真是狡猾,永远那么年轻,而我……你大概认不出了吧。呵呵。”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