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脱胎换骨地长大了(2 / 2)

御医来了,给陶挚诊脉,看视伤口,陶挚也不忍了,稍一动就痛得眉目变形。皇帝着实心疼,不住口地训责御医轻些。

终于御医和皇帝都去了,这里众人一片欣喜之色,尤其谢容,功成意满的样子。陶挚疲惫仰在床上,淡然不做声。

谢容倒有点歉然,不知如何是可了。

宗韶撑着过来,对谢容荀皎说:“仲明你请谢卫率外面喝茶休息一下,我陪殿下说会儿话。”

谢容告退,荀皎忙扶了宗韶坐到床边,然后掩门离去。

陶挚本是伤心的,但看到宗韶头上裹缠的样子,立时自己的难过都忘记了,抚摸着宗韶的脸,心都慌了:“痛不痛?好像有点发热。”

宗韶抚住他的手,笑道:“没事,我听你昨夜没睡好,才真是担心。把心事都放下,有我在呢,我们都还活着,多大的幸运。”

陶挚点头,觉得心安定多了,是,还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了。便为了他们继续活着,他怎样都可以的。

外面报:贵嫔娘娘来了。

见了安娘,陶挚心一下子柔软欢乐,如孩子见了母亲。

“安娘,你唱歌给我听。”在安娘亲柔的歌声里,陶挚温暖地睡着了。

下午醒后,王琰谢容进来拜见,带了街头小报,新出的《捕风》,描绘北魏福王淫乱生活,用词香艳露骨,重点是里面的陶郎,言语行为极其卑微不堪。王琰说:“就是成心污损殿下形象名誉,意图阻止您成为太子。”陶挚要看,王琰微笑:“您不要看了。”

陶挚也就罢了,问撰稿人是谁。

王琰道:“所有印发的小报都在礼部报备,需三品以上官员作保。微臣查了,《捕风》报撰稿人是衡阳王长史,衡阳王作保。”

陶挚问如何办?

谢容道:“王大人去报告皇上,讨来旨意,查抄该报,停刊整顿。凡是不能如数追回该期小报的书坊店主缉拿关押。报纸的事好解决,就是如何挽回影响,还有如果皇上为了维护殿下声誉,也许会命福王带荀郎简郎等离开春和宫。”

“那不行。”

“那就不报告皇上,我派人先把捕风报查抄了,然后再出八卦报,证明福王及随行公子皆品行端正,只是亲人好友,为以前听取片面之言的虚假爆料致歉,向品味兄道歉,就此停刊整顿。”

陶挚说好。

谢容迟疑未走,脸有点发红,跪下了:“臣不小心伤了殿下,臣去自领军杖二十。”

陶挚笑了:“先去办事,杖责免了。”

谢容向陶挚愧疚感恩一笑,走了。王琰告知陶挚,小报起源本在他和谢容,他二人读书时偶发奇想,印发小报引导世人品味,初开始只在学子中印发,后来推广到书坊,但销量极少,资金投入远大于收益,谢容便出主意,再发一种小报,两报打擂台,读者看着有趣就会买了,果然从此销量越来越好,催生了不少其他小报。

王琰言语款款,性情清淡,陶挚与他相处很是舒服,又请王琰讲述梁国政治、官员。

陶挚终于明白谢容王琰为什么成为好友,王琰同样志向高远,既有全局意识,又有细微观察,只是风格淡雅。王琰对梁国皇室的看法与谢容一样,或许他二人早就深入谈论过,王琰同样表达了辅佐陶挚的决心。

陶挚看着王琰,王琰眉眼间闪现的是朋友的信任,对未来的希冀,以及责任的承担。

如果说谢容是为他推开政途那道门,王琰则是可相伴前行的引路人。王琰与谢容的共同点是:都是有正义感、有理想和信念的人。

陶挚觉得深深有幸,能结识这样两位朋友。便这一天,人生有了新的方向,陶挚觉得自己脱胎换骨地长大了。

他不孤单,心有所爱;他不无助,有朋友为援;他有力量,可以在人间从容行去;他有责任,给爱的人幸福安定的未来。

晚间谢容回报说,他命弟弟谢征率领府军旋风般把书坊里的捕风报都查抄了,纵火点燃,衡阳王根本来不及反应事就办完了。衡阳王也不敢把这事往皇上那里捅。

还有个好消息是白栩和两个卫士都脱离危险,醒过来了,整个春和宫都很喜庆。

那天夜里,皇后薨了。

谢容要陶挚去守灵尽孝,在官员面前立形象就在此时。

王琰心疼陶挚的伤,不同意去,但拗不过谢容,最终陶挚在谢容、王琰搀扶下到灵堂跪拜守灵哀哭。一天下来,到掌灯时分,陶挚有些撑不住了,谢容轻声道:“你靠到我肩上来,装晕倒。”

陶挚实在是无力,便闭目倒在谢容身上。

“殿下晕倒了!”谢容惊慌叫,抱住陶挚,那边王琰跑去报告皇上,请示送陶挚回春和宫诊治休息。

皇上过来的时候,陶挚勉强睁眼,跪在一旁守灵的东桓王点指陶挚大声说:“他装晕!”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